一、毕业研究生走创业之路的时代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领域越来越需要一些运作灵活的创新企业和产品,因而独立创业在未来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于1998年10月5日~9日,在巴黎召开了自该组织成立以来首次有115位教育部长,2800多名高等学校校长、教育专家参加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会上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同时,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将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因此,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清华大学率先推出了“允许在校大学生申请休学创业,在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重新返回学校完成学业、拿到学位”的政策,国内许多著名的高等学府也纷纷出台了类似的鼓励措施,一时间,在校大学生开公司、休学创业之风兴起;教育部也出台了一项有关“大学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为我国正在涌动的学生创业潮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不少省市也纷纷出台了鼓励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个鼓励创业、保护创业、崇尚创业的大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分析和总结当前毕业研究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激励毕业研究生走创业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去年对华东地区部分高校2000届统分毕业研究生择业的总体情况进行调查时,在问卷中加入了有关创业的内容,并就这方面的问题对我校的研究生导师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统计和分析如下。 二、抽样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毕业研究生 本次调查共下发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5份,其中有效问卷462份,回收率为92.4%。调查对象中:男生91.0%,女生9.0%;硕士82.8%,博士17.2%;无工作经历者74.1%,有工作经历者25.9%;沿海省市生源37.2%,内地省市生源47.7%,边远省区生源12.8%,特区生源2.3%;工学38.1%,理学16.3%,哲学14.2%,经济学11.7%;管理学7.9%,文学5.0%,法学3.8%,教育学1.3%,农学0.8%,医学和历史学各0.4%。 2.研究生导师 针对研究生导师的调查共下发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为88.2%。调查对象中:工学47.9%,农学22.2%,理学10.3%,法学8.2%,文学4.2%,医学3.1%,教育学2.6%,历史学1.5%。 这两次随机抽样调查的特点是:调查对象的专业面广,调查内容比较全面。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三、目前研究生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两次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对毕业研究生抽样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认为当前阻碍自主创业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资金缺乏(46.0%)、个人能力不足(31.5%)和没有合作伙伴(22.7%);对走自主创业之路表示有信心的毕业研究生只有15.7%,没有信心和不想自主创业的占53.9%,认为条件不成熟的占30.4%;在选择工作单位时,43.6%的毕业研究生把“经济收入”放在首位,只有29.5%的毕业研究生把“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放在首位;在选择职业岗位时,35.6%的毕业研究生把“经济收入”放在首位,只有19.2%的毕业研究生把“有利于发挥创造力”放在首位。 对研究生导师所做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导师认为当前阻碍毕业研究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分列前三位的分别是:资金缺乏(40.1%)、个人能力不足(35.1%)和缺乏创业意识(24.8%);目前毕业研究生自主创业的人数不多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自主创业的客观条件不成熟(43.8%),教学安排中缺乏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27.9%),学校自主创业的氛围没有形成(23.3%);当前研究生在择业时最重视的因素应该是“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65.4%),其次才是“经济收入”(19.1%)。 2.从问卷调查结果可得出的结论 从客观因素方面看: (1)目前自主创业的整体客观条件尚不够成熟。从社会大环境看,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很多制度都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都还有待健全和完善。 “最富有个性的人往往最具有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一种能够在寻常事件中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联想的能力,是在个体或前人无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能力,独创性是其最重要的品质,而且又是和人的个性紧密相联的。现行的教育体制忽视人的个性,而以现代工业社会“批量生产”的形式来制造人才,用统一的规范来管制学生的思想行为,这必然要同化人的个性,培养出一批以死记硬背为特征,缺乏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模式化“人才”。高校现在也强调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创新,推出了不少改革的措施,可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至今仍然沿用“统”的方法:统考、统批、统招等。这就构成了创新与统一的矛盾,这类矛盾的克服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