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1)03-0039-04 半个世纪来,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剧增,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往往不能满足这种迅速增长的需求,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发展私立高等教育。这条途径,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显得重要。然而,时至今日,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现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文试图通过分析传统书院的兴衰为当今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和启示。 一、书院兴衰原因分析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从唐宋五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书院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别是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它以独特的办学形式、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以及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经历了一个极为繁盛的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官学衰退所造成的人才匮乏,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它的影响还波及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为什么书院会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兴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 书院既是教育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学风。书院把自身不局限于一个知识的“传送带”,而是在教育教学的同时,提倡发扬学生、老师的问难、钻研精神,使教学与科研结合。这样就赋予了书院浓厚的学术品位。同时,书院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倡讲会制,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吸收,从而得以创新。另外,大量的藏书,兼个人自学的读书方式,使学生的基本功相当扎实。书院的这种独特的办学特色,毛泽东同志在长沙船山学社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革命人才的学校——湖南自修大学的开学报告中有深刻的体现:学校与书院相比,它有许多坏处,“它坏的总根,在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减掉灵性,庸儒的随俗浮沉,高才的相与衰退,从研究的形式一点来看,书院比学校实在优胜得多,一是师生的感情甚笃。二来是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三是课程简而研讨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1]可见,书院优于传统学校的办学特色,使它能长久不衰,生命顽强。 (二)政府的倡导与支持 北宋著名的六大书院中,白鹿洞书院在“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周述任江州知府时,奏请朝国子监印本九经供士子肄习,朝廷遂驿送印本九经到白鹿洞,并改名为白鹿国学”。[2]后又经几次在朝廷资助下的修缮,白鹿洞书院才得以发展、兴盛;岳麓书院因“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真宗召见山长周式,并颂书赐额”[3],于是书院之称闻天下;嵩阳书院,曾得到宋太宗赐书院匾额及印本九经;石鼓书院,也曾得宋仁宗书院匾额。南宋书院的发展与朝廷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南宋书院是盛极一时的,它发达的原因也有多个方面,诸如:理学的发展名师巨儒的讲学;官学的衰落和科举的腐败;印刷业的发展等。在此,我们能否从深层次对其加以分析,试想如果不是朝廷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书院对封建教育的作用,而采用赐额、赐书、赐田等手段,那么书院从北宋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至于南宋处于领导地位的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的重建与修复,也是朱熹在知南康军时期与知潭州时期所为,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这也是朝廷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朝廷的一系列行为,人们对书院的认可度也就不会如此之高,名师巨儒焉能在此讲学,理学思想又怎能发展?所以说,正是有了使这些因素得以生长的良好的土壤,才会有声势浩大的书院读书,讲学,研究之风的盛行。 元代统治者相当重视文化教育事业,采取了若干措施保护学校,奖励增设学校与书院。由于政府的奖励与支持,各地纷纷设立书院。不仅文化荟萃的江南普遍新建或复兴了书院,北方各地,如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地也相继设立了书院。据统计,“元代新建书院143所,兴复65所,改建19所,合计227所。”[4]宋元书院建置,可以说是官倡民助与民办官助的结合。而根本的原因在于官倡,官倡的原因是由于统治者看到了书院对封建社会(特别是官学不太发达时期)教育巨大补充作用,朝廷花小钱,却可以由民间代为培养大批人才,何乐而不为呢? (三)物质(经济)基础的支撑 古代的书院,在极盛时期有的规模相当大,它有自己的私人田产,有大型藏书馆,有祭器,以门廊庖(浴室),纤悉毕备[5]。资金来源何处呢?乡里兴学。《文献通考》说:“盖州县之学,有司奉诏旨所建也,故或作或否,不免具文,乡党之学,贤士大夫留意斯文所建也,故前规后随,皆务兴起,后来所至,书院尤多。而其田土之赐,教养之规,往往过于州县学,皆仿四书院云。”[6]乡里为办义学,书院,捐出田产,他们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学校难保学产,而自给自足的书院,可以不受官府影响。所以许多富商大贾,就将财产投资入书院。“南宋浙东一带,商业发达,富人很多。陈亮在永康授徒全靠富家供养。又如东阳郭家,极富有,郭钦止就独力石洞书院延名师以教子弟,拨田数百亩以赡之。其后郭良臣又创西园书院,一如钦止石洞之规。”[6]诸如此类以富商资助或供养的书院在整体上占书院总数的大半。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私学的资金来源主要在于民间(富商大贾)。官方也提供一部分,不过它主要是在舆论和导向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