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扩招及质量忧患意识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九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五年。在过去的五年里,普通高等学校总共招收学生713万,年均增长20.8%。招生规模从1996年的104万人提升到2000年的221万人,增长了112.5%。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校生从1996年的302万人增长到556万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从1996年的583万人增长到2000年的950万人,毛入学率从1996年的8.3%达到2000年的11.7%,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大规模扩招是从1999年开始的。1999年和2000年招生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1.20%和30.77%。远远高于1998年招生比上年增长的比例8.32%,也高于“九五”期间的平均增长率20.8%。2001年扩招的势头依然强劲,但幅度已有所控制,将招生250万人,比上年增长13%。到2010年我国当年招收的大学生预计将达到450万人,同龄人口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将达到15%,从而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从今年起,国家将对考生的资格取消婚否与年龄的限制,中专、技校毕业生也可以报考高等学校,这些措施都将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扩招当然是好事情,国家通过扩招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内需,学校可以增加收入,提高规模效益,而更多的青年则满足了求学的愿望,学校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但是人们也不得不担心,扩招会不会影响教育质量。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学校规模与学校的规模效益有直接关系。学校规模越小,生均成本越高,资源浪费越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这里说的是一定的规模,当然不是越大越好。我们可以假定生均占有教育资源有一个合理的量化标准,当有关数值过大时,说明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这时应当扩大学校规模。反之,如果过小时,则说明教育资源紧张,学校规模过大了。而当教育资源紧张时,势必会影响教育质量。从有关调查研究中反映出,我国高校生均占有教育资源与教育部的部颁标准是有一定差距的。 据统计,1994年在全国1080高校中,教学设备配件达不到要求的有774所,占学校总数的43.7%?[1]。对1995年我国616所本科高校六种资源配置情况的分类统计显示,各种资源严重不足,达不到教育部规定最低标准的学校所占的比例高达70%左右[2]。见表一。 表一:1995年616所本科院校生均占有资源低于国家标准所占的比例(%)
笔者参加了北京市教委的课题,2000年对北京市高校最密集的地区学院路高校的物质资源配置情况作了调查分析。课题组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在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主要办学条件上,学院路地区高校,其中不少学校还是进入了“211工程”的重点学校,在许多项目上均未达到部颁办学条件标准。见表二与表三。 表二:北京市学院路高校的物质资源配置情况
注:表中“一”表示数据空缺 表三:教育部颁发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
注:资料来源于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计[1996]154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计划管理意见》。 北京市是全国首善之府,学院路地区更是人文汇萃之地,办学条件尚且差强人意,全国的情况就更无法令人乐观了。 我国就是在办学条件多年陈帐未还的情况下大举扩招的,对教育质量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换言之,我国在本世纪初如果不能大幅度地改善办学条件,就只能以牺牲质量来换取数量的发展。人们对扩招后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决非空穴来风。 2 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根据《辞海》的解释,“质量”指的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如产品质量、技术质量等。教育质量也大致可以理解为教育产品或教育工作的优劣程度。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则体现为高等学校产品或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优劣程度。 高等学校的产品和高等教育的职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与教学职能相联系的产品是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的高级专门人才;与科学研究职能相联系的产品是科研成果;与为社会服务职能相联系的产品是各种形式的服务,如产学研合作联合搞科研,咨询,技能指导,举办培训班、业余学校以及为社会承担继续教育的任务等。各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高等学校的科研水平越高,为社会服务开展的越活跃,越有深度和广度,就越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