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是毕业生供求双方在一定的劳动力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对毕业生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毕业生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其原因就在于劳动力市场存在工资机制不完善、信息不充分、市场分割等各种“失灵”现象,这些“失灵”将增加毕业生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一、工资机制“失灵”与毕业生资源配置 1.教育与个人收入关系的理论模式 关于教育、就业和收入之间关系,西方教育经济学中主要存在两种理论观点,即“工资竞争模式”和“工作竞争模式”(注:曾满超,莱文.过度教育之经济分析[A].见亨利·莱文.高科技、效益、 筹资与改革[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23.)。 “工资竞争模式”假设工资具有完全的弹性、各种生产投入之间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劳动者的工资由其劳动生产率和该种劳动力供求状况所决定,劳动生产率越高、供给越少,则工资水平越高。根据该模式,高等教育与就业和工人工作报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1 )在劳动力市场,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工资待遇不同,学历层次越高,工资待遇越高;(2 )不同类型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受该类毕业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时工资待遇水平升高;(3 )通过工资的调节以及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的相互替代,可以使劳动力市场上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科类毕业生的供求都最终达到平衡,即所有的毕业生都获得就业机会,同时所有的岗位空缺都得到弥补;(4 )由于学用不结合和过度教育都会降低毕业生劳动生产率的发挥,而雇主是按劳动生产率高低支付工资的,因而学用不结合和过度教育都将导致毕业生工资待遇的降低,这样,愿意从事学用不结合、过度教育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将会减少。由此可见,在“工资竞争模式”中,通过对工资待遇的调节,可以鼓励毕业生尽可能地利用自身人力资源,促进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工作竞争模式”的主要观点是:在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条队伍:一条为工作队伍(Job Queue),另一条为求职者队伍(Person Queue)。工作队伍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技能和生产率特征有所要求,排在队伍中的位置越靠前,工资水平越高。求职者队伍的相对位置是由掌握特定工作技能所需要的培训成本的多少决定的,培训成本越低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的相对位置越靠前。在信息不充分的状况下,雇主会认为教育水平可以反映个人的能力并决定其培训成本的高低,因而,教育水平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的位置将越靠前。根据这种观点,可以得出以下论点:个人的生产率是由其工作而不是由教育决定的,工资也是由工作而不是由教育决定的;由于教育是用于筛选求职者并决定个人工作报酬的主要依据,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资教育;由于人们普遍追求高层次教育,便会使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的受教育水平都不断上升,于是便使整个社会出现过度教育和“文凭病”等现象。 2.工资机制“失灵”与我国毕业生资源配置 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个人收入方面确实存在“受教育水平越高,工资收入越高”的关系,(注:赖德胜.中国教育收益率估算: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1997,(9).)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毕业生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属于理想的“工资竞争模式”,“工作竞争模式”所描述的状况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这是因为:首先,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的供给是限制性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随意变化;其次,政府对毕业生的劳动工资也有一定的规定,不能随市场供求上下波动;而且,尽管在政府有关规定中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基本工资有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别并不大,由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不同单位之间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差别很大,这是决定毕业生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 由于存在这种“市场失灵”,就会对毕业生资源配置产生以下影响:(1)由于高学历毕业生处于“就职者队伍”的前列, 因而其就业状况更好,工作单位的工资收益也较高,相反,学历层次较低的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较差,工资收入也较低;(2 )由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经济效益较好的用人单位处于“工作队伍”的前列,因而可以聘用到更多的高学历毕业生,并使这些毕业生获得较高的工作报酬,出现所谓“人才高消费”现象,而效益不好的、经济落后地区的用人单位将难以得到高学历毕业生;(3 )由于高学历毕业生是通过“额外的教育”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因而在这些毕业生中出现过度教育现象的可能性更大,学历层次越高,过度教育现象越严重;(4 )由于不同单位间劳动报酬差别较大,而在相同单位不同学用结合、层次对应状况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差别不大,(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可参见文东茅.毕业生资源配置对个人收益影响的初步分析[J].江苏高教.2000,(4).)因而在就业选择中毕业生会优先考虑工作单位而不是学用结合和层次对应; (5)由于即使在东部地区或城市找一个学用不结合、层次不对应的工作,其工资收入也会明显比在中西部或农村找一个学用结合、层次对应的工作要高,这样,工资机制就难以有效地引导毕业生到更能发挥个人能力、专长的地区和单位工作,甚至在客观上还会起到促使毕业生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作用。 二、信息不充分与毕业生资源配置 1.“工作找寻”理论与毕业生资源配置 根据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特点,费尔浦斯(E.S.Phelps)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求职者的求职行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工作找寻”(Job Search)理论。(注:Zaretsky,A.; Coughlin,C.(1995) An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and Estimation of Job —Search Model,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int Louis) ,Jan/Feb95,Vol.77,No.1)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报酬是不同的,而由于信息不充分,劳动者不可能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找寻。在这种找寻过程中,求职者会遇到各种就业机会,而是否接受某个工作机会取决于继续进行工作找寻的边际成本(包括因工作找寻而放弃的机会成本和交通费、信息费等直接成本)与可能的边际收益(由继续找寻而获得的更高收入)之间的关系,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种工作找寻过程就会继续下去,直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为止。另外,该理论还认为,劳动者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去进行工作找寻的效率比保留原来工作、同时寻找另一份工作的效率高,因此,可以认为失业是寻找高报酬工作的一种投资。(注: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97.)在一定的范围内,工作找寻的时间越长,获得的信息越多,获得高报酬工作的可能性越大。工作找寻时间的长短,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 )工资差别:不同工作之间的工资差别越大,工作找寻可能获得的边际收益越高,进行工作找寻的意义越大,工作找寻的人数会越多,找寻的时间也会越长;(2 )求职者状况: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越多,工作找寻的时间越长,因为对初次求职者而言,有关求职和职业岗位的信息更为缺乏;(3 )经济状况:社会的经济越景气,工作找寻的时间越长,因为经济景气时期,各种岗位的报酬可能提高,人们对收入的期望值也将提高,为找到符合这种期望的工作岗位所需要花费的找寻时间就会增加;(4 )失业保障状况:失业者能领取的失业救济金越高,工作找寻的成本越低,寻找满意工作的时间就会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