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面向社会”为宗旨的教改已开始启动,然而改革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内,很多僵化的徒具形式的教学制度依然存在,只是功能已悄悄发生改变。本文分析的“隐性逃课”就是该种过渡现象之一,是正当目标无法用正当手段实现的一种合理的异化。 一、何谓“隐性逃课”——问题的提出 顾名思义,“隐性逃课”是针对“显性逃课”而言。“显性逃课”即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上课。这显然是校规严令禁止的,逃课一旦达到一定数量就要被开除,一般情况下只有少数人偶尔为之。“隐性逃课”则不然,其范围之广,可以说几乎大多数学生都会参与。这就不免让人对这大多数背后的“必然性”有所深思。 所谓“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它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这种来上课但不听课的现象,与“显性逃课”的不上课也不听课自然也有异同之分。同在都不听课,异在人是否按时在课堂,这就造成明显不同的效果:“显性逃课”是违反校规的,而“隐性逃课”至少从表面上看是不违反校规的。而且“隐性逃课”者也不能说他们不爱学习,他们课堂自学其它知识还非常用功。第二个特点是对大多数“隐性逃课”的实情,老师常持默许态度,彼此也心照不宣。可是如果这类事发生在中小学,那命运又完全两样了。这又是为何?第三,这种“隐性逃课”怎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参与,又怎么会有那么多老师默许? 二、“隐性逃课”的原因——个体层面分析 为什么“隐性逃课”在大学生中如此普遍?笔者经过大量个案调查和文献调查,概括出如下“隐性逃课”的原因分析模型,并将运用默顿的“动机理论”对此现象进行理论剖析,同时进行实践反思。 首先要界定这一原因分析模型的范围是特指大多数学生“隐性逃课”这一类型的课程,还有一部分水平相当不错的老师开的对学生十分有益的课,学生们往往趋之若骛,不存在“隐性逃课”问题,也就在该模型之外,或者说是该分析模型的反证。
(一)当自学收获大于上课收获,就必然引发“隐性逃课”的动机。 1.上课收获少主要由如下原因造成: (1)教学内容落后、无用:许多教材已多年未更新, 知识陈旧、过时,比如计算机课程,远落后于社会所需,使学生不得不自学较先进的内容,以适应竞争,又如道德、政治课的许多内容,空洞而又教条,乏味之至,甚至与现实完全脱离。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无用的知识上,对求知全盛期的青年学生来说,无疑是生命的浪费。问题是现实许多专业课程都存在这一弊病,学生不得不自谋出路。 (2)教学方式呆板枯燥,拿几本教材僵化地灌输, 缺乏自己的学术底蕴与研究思考,当然不能给学生以学术与思维的启迪和熏陶。上这样的课,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写教材,主体意识、创造意识枯竭。与其麻木,不如自己买好书,自己自学思考。而且教学方式往往只顾教材,不顾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别是兴趣,也远离现实,纸上谈兵。虽说现代大学理念是传授并创造知识,但由于老师重教学而轻研究,使目前大学的知识创新还远远不够。 2.自学收获大的原因如下: (1)针对课堂落后无用的知识, 学生自学可以准备许多踏入社会后的各种所需知识技能。毕竟现代社会大学不再是早期大学贵族式教育,大学教育的平民化本身就是教育面向社会的要求,所以很大程度上就是职业培训所(当然不全是)。为什么大学教材如此贫乏落后,而书市上各种时新的学术书籍或技能书籍却极为丰富?这就说明社会现实需要是非常丰富和实际的。如果一个学生只学学校里落后或无用的知识,一踏入社会马上会在竞争中遭淘汰。正如绝大多数毕业生工作后的感慨:“大学四年专业课学不好没关系,工作时多半没用,但英语、计算机非学好不可。”正是在如此的社会压力下,大学生们不得不通过“隐性逃课”而获得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各种知识技能。 (2)自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自己选择对自己有用或有兴趣的知识,这种强烈的自我动机,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我参与程度,尤其是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上述那些僵化教条的课程,只能让学生在被动的接受中,僵化思维,精神麻木,毫无学习的乐趣可言,更与市场经济倡导的创新意识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对那些教材落后无用,教学方式僵化的课来说,自学的效用要大于上课收获,也就引发了“隐性逃课”的动机,但动机要变为行动还需学校各种制度条件许可。 (二)诱发“隐性逃课”的外部条件: (1)校规否定“显性逃课”,而“隐性逃课”却不违反校规, 使“隐性逃课”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2)教师一般对“隐性逃课”的学生予以理解, 且“隐性逃课”者不影响教师上课,彼此相安无事。 (3)课程考核方式给“隐性逃课”者提供了便利, 许多课程虽没多大学习的价值,但考试还是要通过的,所幸许多课程考核都相当简单,或者复印一下笔记死背一下,或者找些资料拼凑成论文,与实际上课无多大联系。这无疑使“隐性逃课”者后顾无忧。现今为何论文质量不断下降,由此也可见一斑。 (4)不同于中学,在大学, 教师和父母的约束对大学生来说几乎没多大限制,使大学生拥有相当大的行为空间,而且在现实社会要求下,老师和父母对大学生“隐性逃课”,多数还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