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71-1610(2001)01-0065-0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私有改革开始在世界各国形成一种潮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最初的私有改革是在各个传统经济领域的企业中实施并取得了重大成功,被称为“第一次私有化浪潮”。随之私有改革也逐渐扩大到基础建设领域,如通讯、电气、供水、铁路和公路部门,被称为“第二次私有化浪潮”。而“第三次私有化浪潮”涉及到更大范围,包含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领域[1]。本文着重探讨国际教育私有改革的基本趋势,以求对我国勃然兴起的民办教育发展有所借鉴。 一、改革的背景 本来,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被认为是一项公益事业,因此各国教育的公共部分基本上都主导地位。一般来说,教育的公益性,有利于保证社会教育的水平,保证不利人群接受教育的需求,缩小市场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但是,长期以来教育按照公共事业模式运行的结果,往往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管理效益的低下。特别是由于各国经济困难造成公共经费短缺,社会对教育需求猛增,和就业市场的变化,促使各国政府自80年代以来开始尝试教育的私有改革。 1.教育需求旺盛 近十几年来,西方国家普遍经受了经济危机的打击,一方面劳动力就业市场萎缩,另一方面文凭和职业资格又在贬值。虽然人们对这一现实十分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同失业作斗争,文凭仍是最好的武器。正是就业困难的加剧,青年们越来越多希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更是青年们追求的目标。这种现象既符合青年争取就业成功的切身利益,也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总要求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 在发展中国家,人们为了摆脱贫困,也把希望寄托在教育上。但是,公立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经常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于是私立教育便迅速发展起来。 2.国家经费不足 8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普遍遇到公共经费短缺的困难,财政赤字和外债的压力迫使这些国家压缩公共教育经费,不仅使本国教育危机重重,加剧了国际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在高等教育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进入高等教育的机遇上,在科研水平上,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在美国,每10万人的大学生数为5000多人,而在非洲最落后国家不足100人。非洲青年上大学机会为发达国家的1/17。另外,女大学生的比例在世界范围内有大幅度增长,由1960年的34%增长到1980年的43%和1991年的45%。但非洲只有27%。同时学科分配状况也值得注意,女大学生往往集中于文学、医护和教学领域,在科技领域较低。 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各国政府不得不将希望寄托私于人投资上,将本来限制比较严格的教育领域,不同程度地向私人教育开放。 3.人力资本的高回报 60年代以来,国际对人力资本投资极为关注。人们发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是仅仅物质资本的投资可以实现的,或者说只有当物质资本投资伴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物质资本投资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社会才能较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教育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和各种能力,这种获得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有助于保护资源与环境。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有益于社会,而且也使个人得到可测的回报。 即使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尚未得到十分科学的论证,至少是给人们提供了可以信赖的大概尺度。 图1 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国家的教育投资回报率
资料来源:Harry Anthory Patrinos,Market Forces in Education,world Bank.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粗略看到教育的回报率通常高于百分之十,初等教育效益还高于其它层次的教育,并且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效益平均高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效益。因此教育投资的高回报率,是人们热衷于教育的恒久动力。 二、基本趋势 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私立学校的数量还是接受私立教育的学生人数都有了明显增长,并且提高了它们与公立教育的比例。 高等教育私有改革比较突出的典型是智利。智利的改革始于1981年,目标是将高等教育与市场和私人投资联系起来。改革之前的智利高等教育规模较小、形式单一,经费来源由政府提供。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实际上只有8所大学构成,其中两个国家大学,容纳了63%的大学生。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考试和高中成绩,大学的管理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改革包含相当广泛的领域,主要目标是:允许私人投资进入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体制的多元化,将国家投资变为学生自己投资,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益和质量。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改变单一公共经费的投资体制,鼓励私人投资,减少国家投资在高等教育经费中的份额。1994年,国家只为23所国家大学提供经费,而其它私立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基本是靠学费和其它私人投资。 ·在全部高等学校中征收学费。1995年学费的收入占全部高等教育经费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