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01)06-0005-05 一、首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1世纪,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首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国际环境讲,和平与发展仍然是21世纪的两大主题。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特别是人才争夺将会更加激烈。从全国范围看,以完成“九五”计划为标志,我国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的状况基本结束;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三大变化从水平、体制、外部环境方面概括出了我们国家发展的大格局。它标志着我国从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区域范围看,北京市提出了“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首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正在成为首都经济主导性的形态。所有这些都对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规格、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首都高等教育自身来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北京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二是教育结构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北京拥有11个学科门类的全部249个专业,多门类、多专业、多层次、多形式、多种手段的高等教育正在日益丰富,各种民办高等教育方兴未艾;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教育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学校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一个在宏观政策指导下,学校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局面正在出现;四是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格局已基本实现;五是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和加入WTO的临近,教育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北京已成为对外教育交流的中心和来华教育的中心;六是包括办学和上学在内的教育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了政府垄断办学的局面,社会各界参与办学增多,办学主体、经费来源日益多样化,教育的产业性质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首都的高等教育事业尽管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然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在人才总量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存在着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无论在专业类别、人才特长还是层次构成上,原有的教育结构不够合理带来人才结构欠缺,适应需求的人才缺乏和毕业生就业难同时存在。 2.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缺乏,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教育质量、办学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 3.首都高校,特别是市属、市管高校的结构布局还不够合理,多头重复办学,小而全等问题有待继续解决。 4.经费不足,生均成本不断加大,培养机制尚须继续改革完善。 5.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程度还欠紧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还不够高。 6.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高校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加强。 面对这种新的形势,首都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调整结构、制度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北京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已经明确了首都教育今后5-10年发展的主要任务,即:要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率先构建起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配套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率先基本实现以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和进入学习化社会为主要标志的教育现代化。 二、“十五”期间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五”期间,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实施首都教育先导发展战略,为首都和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一)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转变观念,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教育是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的观念,树立教育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重要支柱的观念,树立教育要适度超前、保证优先发展的观念。进一步主动密切教育与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关系,为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提供各种人才支持和教育服务,使教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同时赢得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要打破传统的人才观念,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结构。要树立正确的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树立“以德为核心的,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灵魂”的质量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