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585(2001)03-0053-03 在进入新世纪之际,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空前的大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高等教育在继全方位的体制改革和大范围的布局结构调整之后,教学改革被提上了日程。课程处于教学体系的中心地位,直接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是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1 课程及其改革综述 “课程”是一个比较难于精确定义的概念。“课程”(Curriculum)这一术语最早出自于拉丁语的“跑道”,含有“人生之来历”的意味。作为教育术语出现,是在16世纪宗教革命时期。当时大学受国王和教会的控制,反抗权力控制的大学,把强制推行的规定了教学内容的学程讽刺性的称之为课程。流传至今日,课程的含义已经面目全非。从广义上讲,课程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经验的总体;从狭义上讲,课程是指学校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具体到高等学校的课程而言,则是指高等学校的一个系或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各教学科目及其系统。 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造时形成的。几十年来几经调整、变化,仍未脱旧套。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都把课程改革列为教育改革的首要因素。顺应国际潮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高等学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内部改革的深入和各项机制的转换以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新时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各种关于课程改革的研究、讨论随即呼之欲出。 2 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 2.1 课程设置在价值体系上的整体融合 课程设置是指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价值观。由于二者一开始就存在着冲突和对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彼此的矛盾运动中此长彼消,表现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轮流坐庄”。到了近代尤其是二战以后,两种价值观呈现出相互接近的态势。在大学课程设置上,人们意识到既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又要使人得到发展。在实践中,为了避免简单的尊崇一种价值取向而排斥另一种的做法,设置者在进行课程编制中,往往把学科或知识体系作为课程设置主要的或唯一的依据,按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片面强调课程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对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很少顾及。这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课程的全面、系统和纵深,反映在课程体系上,重视学科课程的完整性、理论论述的详尽性、思想观点的统一性、结构体系的严密性、教材的规范性。这种课程缺乏灵活性,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创造性人才素质的要求相背。 当前的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上,一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一元选择,也不再置学生与社会的需求于不顾,单向的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和完整,而是充分的考虑课程的整体功能,追求学生、社会、学科之间最大限度的统一,寻求其整体价值的融合。主要体现为在课程设置中,优化组织各类课程,使之互相补充,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在某些高校出现了诸如核心课程、融合课程、科目本位课程、经验本位课程等。 2.2 课程结构的优化整合 我国传统的大学课程是学习苏联的结果,它与专才教育相联系,形成了结构严密的体系。 按课程层次分,可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种。长期以来在课程编排上,高校采取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线形模式。这种模式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学科渗透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改变这种固定的课程设置模式上,工科院校作了不少尝试。如北京科技大学提出了网络式的编排方式,把科学教育和工程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并行推进,打破了“三段式”模式。又如北京理工大学提出了桁架式的课程编排方式,以课群为横轴、课程为节点、时间为纵轴,课群与课程之间相互支撑,有机结合。 按课程的环节分,有理论课与实践课。前面已多次提到,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脱胎于苏联,具有专才教育的特点。在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苏联高校重视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课程占的比重大。由于我国传统重理论、轻技艺,加上中国人长于理论思辩、短于实践验证,在重实践这一点上,我国高校不仅比苏联逊色许多,而且是完全走了另一极端——重理论轻实践。表现在课程结构上,理论性课程占了绝对优势,实践性课程(主要指教学实习环节)占的比重小,而且有日渐压缩之势。我国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极差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吁,也是新一轮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按课程的要求分,可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小,最高达35%,最低不到10%。选修课又分限选课和任选课,任选课约占选修课的三分之一。选修课范围狭窄,通用性差,因此学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了照顾学生的兴趣,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发挥个人专长,高校在课程改革中,普遍增大选修课的比例,打破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许多高校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开设跨学科、跨年级、跨系别的选修课程,既有扩大知识面的普通课程,又有向纵深发展的专业提高课,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因而广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