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1)03-0001-04 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是指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包括高等教育固定资产的地区分布与高等教育活动的各种要素(教师、学生、信息、交通、教学设施)的组合情况。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社会公正。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21世纪高等教育将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一、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历史回顾 (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状况的历史回顾 在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大学的几百年发展过程中,世界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经历了自发、有意识配置与追求合理配置三个阶段。 1.自发阶段 大学产生于中世纪,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它最早只是有志学习的学生与教师组织起来的学术联合体。中世纪大学数量不多,在空间分布上也无规律可言。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几所大学,如萨莱诺大学、波伦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均以所在地命名。萨莱诺是意大利位于疗养胜地的一座小城,波伦亚是意大利北部的商业要冲,巴黎是法国的首都,牛津、剑桥均是英国的乡村小镇。中世纪大学基本游离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外,对社会的直接影响较小,大学的空间分布上带有明显的自发特征。 2.有意识配置阶段 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在18世纪到19世纪出现了人类历史上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潮。伴随着欧美等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出现了向经济中心与政治文化中心集中的倾向,大学的空间分布发生了由自发状态向有意识配置的转变。英国在保留牛津、剑桥这种大学布点模式的同时,兴办了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等一批城市大学,这些城市大学设立在工业中心城市,与当地工业和经济发展相联系,主要为当地的工商企业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明治维新后,日本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先在东京建立了东京大学,其后陆续建立了京都帝国大学、东北帝国大学、九州帝国大学、北海道帝国大学,这些大学分布在日本各大区域的中心城市,其辐射范围覆盖全国,希望以此来带动各国各地区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前苏联在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上实行了高度的计划模式,其基本特征是:(1)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采取高度的指令计划方式,决策权集中于中央。(2)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是国民经济生产布局的组成部分,与经济部门的计划需求紧密相连。(3)从理论上讲,中央部门与地方部门均有权决定一定地方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问题,以中央为主;但地方管理的高等教育范围十分有限,最后决策权在中央;边远地区与新开发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资源配置均取决于中央的意愿。 3.追求合理配置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高等教育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出现了新的特点。(1)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强有力推进器,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和所在国家与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放在一起被各方面共同考虑,已由教育内部的问题变为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2)由于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区高新科技产业依托大学而迅猛发展的事实,高等学校成为高新技术的生长源与孵化器,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改变了以往被动从属于经济与社会的局面。许多地方政府将经济繁荣的希望寄托在高等教育发展上。(3)各种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被广泛地引进高等教育成本分析中,成本与效益成为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相关决策的核心问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历史与现状 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高等教育的开始,经过艰辛发展、惨淡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全国已有205所高等学校。但高校布局极不合理,多数院校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内地和边远地区数量少,国家在1952、1953、1955年进行3次院系调整,内地高等学校由1951年的87所增至1957年的115所,占当年全国高校总数的50.22%。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上呈现以下特点:(1)综合大学每个大区(指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最少1所,最多不超过4所;(2)师范院校主要按省区设置;(3)新建的工、矿院校接近新建的工业基地;(4)大连、青岛、上海、杭州、福州、厦门、广州等沿海城市,除造船、海运及水产等类高校,其它学校一般不再扩建;(5)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太原、开封、郑州、西安、兰州、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内地城市的高校得到发展和加强。调整后的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较为合理,与我国及各省区的产业结构与生产布局基本协调。 1958~1960年,中央高校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因为政治原因经过了一个扩张与收缩的过程,高等教育的“大跃进”使高校由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除少数新建校确实是国家建设需要之外,多数新建高校基本不具备建校条件。鉴于当时国家财力已经不能支撑急剧膨胀的高等教育状况,国家在1961、1962、1963年进行了3次调整,将1289所高校调整合并为407所,重点进行了高校布局的调整,并建立了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分级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的摧残和破坏,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以政治为唯一标准,已毫无规律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