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01)02-0084-05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性不均衡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人才资源的初次配置,对区域人才资源的分布格局起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和内地经济差距的拉大以及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推行,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渐形成了一股由内地落后地区指向沿海发达地区的强大势能,使我国的人才分布状况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相对均衡逐步演变为明显的不对称。 根据资料计算,沿海12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除了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外,其余9个省区的高校毕业生年度就业份额与当年全部毕业生的份额之比都大于1。这说明这些省份当年毕业生就业人数均大于本省当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即为高校毕业生的纯流入地区。其中山东和广东两省的比值分别高达1.22和1.24,这意味着仅这两个省当年就纯流入大专及以上毕业生2万多人;而这9个省份则合计纯流入35446人。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之所以成为纯流出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城市都有数量较多的面向全国招生和分配的部属高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仍受“留京”、“留沪”指标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尽管如此,它们作为“近水楼台”已经得足了“月”。从绝对数量上看,这三市以不到全国3%的人口,吸纳了全国10%以上的应届高校毕业生(8万余人)。而另一方面,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内陆省份则成为高校毕业生的纯流出地区。 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的“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人才区域性流动浪潮不断加剧了人才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定量计算表明,各地区接受大专以上教育人口的比重已出现较大的差异。沿海12个省市中,除山东、福建、广西外,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和广东五省市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7、3.74、2.11、3.74、和1.30倍,而内陆的安徽、江西、湖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8省区则只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65、0.61、0.73、0.45、0.63、0.40、0.05、0.74倍。平均情况下,12个沿海省市与19个内陆省区的倍比为1.27,而极端情况下,北京与西藏的倍比为127.83。 二、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的机制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的根本原因 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而个体对较高经济利益的追求是任何社会经济发展永不枯竭的原始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日趋活跃。高校毕业生是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和专业素质的群体,他们不仅追求收益较高的工作岗位,而且追求能够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和已经形成的良好基础正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要求。于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山东半岛等地区成为各个地区、各种专业高校毕业生竞相追逐的目标,许多人不惜牺牲自己的专业,通过各种途径向这些地区运动。 以上是主观方面,而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加深和拓展在客观上也对各种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对全国各省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不难发现,经济总量越大,吸纳的高校毕业生越多。将各地区当年大专及以上就业人数占全国相应部分比重(y[,1])与各地区GDP占全国GDP比重(x[,1])建立联系,可得出一元回归方程:y[,1]=0.6723x[,1]+1.0743。通过显著性检验计算,r=0.8609,说明y[,1]与x[,1]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毋庸讳言,许多高校毕业生流向沿海发达地区最主要原因是冲着那里较高的收入,将各地区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人口占本地区全部人口比重y[,2]与各地区职工人均工资占全国平均比重x[,2]建立联系,可求出一元回归方程:y[,2]=6.2387x[,2]-2.793,通过显著性检验,r=0.63,这说明y[,2]与x[,2]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性不很高的原因主要是北京、辽宁等少数特殊省市起了干扰作用。其中北京作为首都虽然工资水平较高(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6倍),但由于政治、历史、文化等原因,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更是奇高(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而辽宁省作为建国后最早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人才积累由来已久,但由于前几年国有企业形势不太好,工资水平偏低,以致于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人口的比重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74倍,而平均工资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0.96倍。若去掉这两个省市,则y[,2]与x[,2]的相关性达到0.8817。这两个回归分析实际上揭示的是同一个问题,即经济发展水平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之间的关系,它们共同注释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失衡的现状。 2.内地与沿海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同步性客观上促成了高校毕业生的单向移动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严格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户籍制度一起把人才流动限制在最低限度。那时,对许多高校毕业生而言,一生实际上只有一次就业,调动工作的机会微乎其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人才流动提出了客观要求,于是从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逐步推行开来,但与此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却进展迟缓。对于广大中西部落后地区而言,新的就业制度一下子将他们在人才竞争市场中置于绝对的劣势之中。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与优惠条件不能与沿海发达地区抗衡,他们只能守株待兔,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分进来的大学生采取了十分严密的管理措施,想调动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对于广大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因而他们在找工作时慎而又慎,许多人把中西部称为“陷阱”、“连环套”,生怕陷进去再也无法逃脱。中西部对人才的这种机械“挽留”实际上起了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