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67.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83(2001)01-0017-05 印度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庞大的国家之一。一九九九年有大学229所,学院9274所,在校生700多万,教师约35万。其高等教育投资近十年来每年都超过200亿卢比,其教育预算的三分之一几乎用在只占全国学生人数二十分之一的高等教育。(注:1999年年度报告.英文版,印度教育部.)象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尚未普及,文盲众多,该如何对其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呢?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其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形式的分析研究,能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起些许借鉴作用。 一、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 表1: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 年份 学院 在校生 教师 教育经费 (所) (百万) (千) (百万卢比) 1950 843 0.42 24.4 171.5 1960 2185 1.10 62.2 544.7 1970 7082 3.31 189.6 2791.2 1980 9298 5.29 244.0 10,532.0 1990* 5748 4.61 286.0 22,831.0② 1999* 9274 7.078 350.0 数据缺 *不含中间学院的统计数据。 ②高等教育政策.英文版,印度大学协会,1998. 从表1可看出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惊人的,也验证了世界高等教育在七十年代后的缓慢发展。印度高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促进和发展独立自主的社会经济。五、六十年代印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主要基于对人力资源的渴求和对平等的考虑,当时,其优越的就业前景使许多人热衷于接受高等教育。但随着七十年代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人们最初的乐观劲和欣喜症渐渐消失。由于印度高等教育的过快扩充,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因此,稳定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印度政府主要关注的问题,在八十年代印度开始发展开放教育,随后又采取措施试图使学位与职位相分离,以期减缓人们疯狂涌入高等院校的步伐。 印度高等教育是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中实施的。高等院校分为五类:1)综合大学。2)准大学(一种被认可为大学的重点专业学院)。3)国家重点学院(如印度6所理工学院及全印医学院等)。4)研究院。5)综合大学附属学院:细分为①学位学院(可授予学士以上学位),②无学位学院(只提供文凭课程和证书课程),③中间学院(又叫学位前学院或初级学院,相当于高中,隶属于大学或中等教育部)。 综合大学附属学院在数量上绝对占优,据1983年的统计,其总数为14,000所,而大学为122所,其它学院69所。在附属学院中,学位学院和中间学院最多,其学生占全部在校生的85%,仅中间学院在校生就占全部在校生的40%(注:德比.高等教育经济.英文版,阿鲁图书公司,1988.)。中间学院在其它国家属中等教育。为此,印度在九十年代以后的统计中取消了中间学院的各类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综合大学,准大学、国家重点学院和研究院除提供各种层次的学位教育之外,另一重要职能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二、印度高等教育经费 印度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大体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来自中央、邦和地方政府,非政府投资指学费、家庭教育支出和社会捐款。社会捐款在统计中划为“其它”类,家庭教育支出的数据尚缺。 从表2中可看出一些有趣的现象,中央和邦政府在总经费中的比例从1950年的49%增长到1980年的77.9%,与之相应的是学费和家庭教育支出在慢慢下降,地方政府的投资甚少。 表2 印度高等教育经费来源(%) 年份 中央及邦政府地方政府 学费其它 总计 1950 49.1 0.3 36.813.8 100 1960 53.1 0.4 34.811.7 100 1970 60.4 0.5 25.513.5 100 1980 77.9 0.6 14.66.9 100 1990 缺数据100 学费是印度非政府投资的重要经费来源,包括学费、注册费、录取费和考试费等。在世界各国的公立高等教育投资体系中,学费所占的比例都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纯私立学院是得不到政府投资的,其唯一经费来源是学费和社会捐款。从表2中还可看出,高等教育投资依赖政府的程度越来越高,政府成了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 此外,高等教育投资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所有高校基本上靠政府投资,依赖程度占经费的比例从78%到92%(注:德比.高等教育经济.英文版,阿鲁图书公司,1988.)。专门从事科技研究与教育的国家重点学院92%的经费靠政府拨给,尚可理解。令人吃惊的是,只提供文凭和证书课程的无学位学院也如此。只有准大学例外,其私人捐款几乎占经费的四分之一(注:德比.高等教育经济.英文版,阿鲁图书公司,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