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定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它是有关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与高等学校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和关系。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体现着深刻的历史继承性。但由于人们对办学模式的不同理解,其研究的逻辑起点不尽相同,研究的视角大体上是沿着两个维度展开,其一是从宏观的高等教育系统出发,探讨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其二是从微观的某所高等学校出发,探讨其运行状态。本文则主要以前者为研究的起点。 一 作为通常意义上的模式,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的基础在于特点,与众不同的特点是这一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标志;其二,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规范,同时,规范化的特点逐渐产生一种惰性,它总是竭力要保留其与众不同的方面,这就使得特点本身容易形成一种长期不变的习性,并在这些方面不断地强化。这种不断强化的过程一方面使得模式在某些方面走上偏执、极端、僵化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为模式提供了发生变化的条件和基础。所以,对于每一种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来说,曾经是特点的方面有可能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为缺陷,并成为历史进程中的障碍。任何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对一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都各有利弊,绝对完美、毫无缺陷的模式是没有的,每一种办学模式都在发展变化中寻找着新的生命力。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一种经过长期历史沉淀而形成的规范化的形式。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特点是比较典型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它是融投资者、办学者、管理者为一体的“集中模式”,国家或各级政府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融投资者、办学者与管理者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与计划经济实现了最紧密的结合,深深地印刻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不可否认,这种办学模式在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面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优势正在逐渐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劣势,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从表象来看,与我国的社会转型、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等有关,在本质上则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开始向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挑战。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下的高等教育是供给型的办学模式,自成体系、封闭办学,它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封闭的高等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开放经济的需求。市场经济要求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与开放的经济之间架起一道桥梁,高等教育要走出封闭的“象牙塔”,参与市场经济的有关活动,尽最大可能释放高等教育的知识能量和技术能量,然而,封闭的模式只能是使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局限在教育本身和学校内部。 第二,计划经济下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主要是由国家(包括各级政府)直接出资办学,近年来国家投资比例虽有所减少,但基本上仍以财政拨款为主。这种以国家投资为主的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元经济明显不协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虽然仍是基本的和最主要的经济形式,但同时非国有制经济成分也迅速增长,历年来其增长率高于国有经济。在此条件下,多元的经济成分将对高等教育提出许多新的要求。首先表现在对高级人才数量上的需求,当高等教育的投资模式和数量不能满足其需求时,私人经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对发展高等教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高等教育的建设中去。多种经济的发展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适应多元经济的需求,投资体制和办学形式多样化不但有了可能,而且是必然的。因而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具备了良好的前景。同时,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多元经济发展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这不仅体现在高等院校之间竞争的不平等上,也表现在一所高等学校内部竞争机制的不健全。这种不平等的运行机制极大地限制了高等学校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因此,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内外部必须以平等竞争为手段,实行优胜劣汰,把资源配置到教育质量高的高校和学科中去,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创造出一流的大学。 第四,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实际上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很少,这与市场经济的自主原则明显不符。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高等学校具有相应的或比较完整的自主权,以适应其对于不同劳动力及人才资源的要求。高等教育要想进入市场,真正地参与到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去,必须使高等学校获得相应的法人资格。这就是说,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诸条件,否则,以完全不同的身份、规则和条件介入市场,必然会引起混乱和失调。从表现形式上看,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是一个独立法人,但实际上,目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并不具备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条件。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限制仍然在制约着高等学校作为独立法人作用的发挥,高等学校的独立法人资格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运用。 第五,现行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高度集中与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表现出明显的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讲究效益是最重要的法则,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以最少的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是市场经济运行所追求的目标。然而,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高度集中,导致了国家和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从而使教育资源配置不能取得应有的效益,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而言,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政府经费投入是有限的,而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又十分巨大,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出路只能是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尽可能通过合理的组合,达到最佳的效益。然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使得各部门往往只考虑本部门的局部利益,较少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考虑全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具体而言,就是形成了小而全、重复设置专业和学科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