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73(2000)03-0016-05 高等教育大众化(Mass Higher Education)又译为大众高等教育,是二战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Trow)根据在校学生占同龄人口的比率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分为精英阶段(15%以内)、大众化阶段(15%-50%)、普及化阶段(50%以上),不同阶段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所有方面都“基本的相异”。特罗这一发展阶段论一经提出便对美国、西欧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论的影响还可能会更加广泛。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有关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也和这一理论的影响不无关系。在讨论中有些人片面理解了特罗的理论,把大众化定义为适龄青年入学率的数量区段,也有些人把大众化理解为低水平的教育,还有部分人认为只有经济发达的地区才可以提大众高等教育。这些简单化的理解都很容易造成理论误导。大众化谈的是高等教育的宗旨,相关的教育机构和办学的机制。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教育结构要符合客观规律,办学机构和办学的机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这一理解的前提下,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首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必然产物,与高等教育的科学化、民族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评论对大众化的定义的是与非,而是认为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在以往的讨论中我们往往过分固执于一个方面,即热衷于讨论大众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人从我国现阶段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对大众化提出异议。但总起来讲不外乎是在“物的层面”上讨论这一问题。不可否认教育的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最终决定的,但笔者认为在这一因素的决定下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并对大众化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即社会心理因素未被重视。而事实上,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影响人们对高等教育强烈需求的社会心理因素)在大众化的实现之中“扮演”着可谓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试图从这一“视点”切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命题。 一、对精英高等教育起支撑作用的社会心理条件的丧失 我们知道精英高等教育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在早期的历史上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的尖锐阶段性,高等教育做为一种最奢侈的“消费品”,只能由少数贵族“精英”享用。这时的高等教育可以说是精英高等教育的最初“雏形”,然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总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在社会经济没有质的突破之前,高等教育的体系特点将主要受传统的影响,所以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精英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体系已根深蒂固,从而显示出“生物学家所称的种系发育的惯性”。但是大学除了要保存和延续文化遗产外还要随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一旦外界环境出现了质变,精英高等教育或迟或早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在20世纪的百年时间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都经过“阵痛”纷纷蜕变成大众高等教育。中国做为世界上封建社会时间最长的国家是否还存在支持精英高等教育的社会心理条件呢?答案是否定的,或至少可以说支撑精英高等教育的社会心理条件正在丧失。具体而言: 第一,英才教育情结的终结。英才教育情结是指人们对教育的一种很传统的看法,即受教育者都应是英才或者说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都应是英才。这种心理状态不是中国人特有的,而是广泛地存在于人类心灵的深处。中国是世界上封建社会最长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英才教育情结对中国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曾几何时,英才的幻想给中国人带来过精神的振奋和想象力的丰富,但同时也给中国人带来了过多的贫穷与灾难。20世纪的血腥屠杀终于导致了“理想王国”的覆灭,使中国人彻底认识到了民众愚昧的可怕。“哀其不幸”也好、“怒而不争”也罢,中国人在现实的生活面前应重新寻找常人的生活轨迹与生存空间,摆脱“神话”、“圣化”的枷锁,以正常人的姿态立于天地之间,现实而又理性地存在。 第二,教育权利意识觉醒。马丁·特罗曾说过,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视为一种特权,在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一种平常的权利,而到了普及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一种义务。笔者同意特罗的观点,而且认为在特罗这一论述的背后还隐藏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当人们意识到了接受高等教育应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机也就来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人的教育权利意识渐渐觉醒,上下尊卑、雅俗界线渐渐消解;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处于同一平面,平等对话。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机到了。 第三,学—仕观念的淡化。中国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而优则仕”。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曾激励过多少黑发男儿,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恐怕只能“古语新解”了,“黄金屋”、“颜如玉”也只能象征着书中的乐趣而已。与此相应“学而优则仕”也只能被“学而优则职”代替了。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转变,相应的学—仕观念也逐渐淡化。 二、人们追求接受高等教育的心理动力分析 要着笔分析之前有一点需交待清楚。即这种心理分析是以接受完初中教育的高中三年级学生为对象的。我们知道现在国际上讨论高等教育问题时,为公平起见,都是要参考“是不是全部适龄青年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因为若有一部分人连高中都没机会读,而我们在此讨论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义务教育尚未普及,进入高中的学生已是“精英”了。很明显本文的分析对那些在高中前就被淘汰下去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但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笔者认为本文的分析还应是有意义的。中国作为一文化古国,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把接受高等教育当成荣誉的民族,中国人追求高等教育的动机是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