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4482 (2001)02-0118-03 加强德育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 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有必要对此加以进一步的探讨。 一德育环境的现实性 教育总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人,无论是施教还是受教,都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的影响,其活动过程及结果都将被打上环境的烙印。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分为纯自然环境和人为化了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关系。环境对人的身心施加的影响,带有广泛性、自发性、渗透性。其影响虽然没有既定的目标,不是持续、自觉、系统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环境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典故,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警训。因此,社会、学校、家长必须重视对环境的选择和优化。我们认为这一做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走向极端,企图创造出一个“世外桃源”来供学生生活、学习,则对其发展是不利的。鉴于此,我们主张优化环境并不就指选择完美的、舒适的、满意的环境,乃至人为意造的环境,而是要以环境的现实性为前提。如果所优化的环境脱离了现实性这个内涵,则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可能会起消极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第一,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是从人类创造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我们认为这一论述对于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如何优化环境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德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只有与现实的、真实的优化环境相碰撞、相冲突、相作用,才可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所形成的这些品质才能得以保持。不能脱离环境的现实性,在温室里培养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过于理想化的环境只能造就庸才。 第二,社会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变得愈来愈丰富多彩、纷繁复杂、急剧变化,要想在学校内部、家庭内部培植出一种超然的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学校与社会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学校内创造出一个小环境以有别于社会大环境,就其主观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也有某种积极意义,不过我们应当认识到小环境本身就是大环境的一个子系统,要素与系统之间只有存在统一性才可能构成一个整体。小环境是可能的,但必须反映大环境的本质特征,受到系统内部其他要素的影响。就是说,优化的环境应当具有现实性,不能脱离实际而虚构。 第三,在所优化的环境中,如果只有所谓主流的、正确思潮的存在,就不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这种环境提供给正在成长发展、可塑性强的青少年,只能是一种平平淡淡的感受,不可能在其内心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冲突,也难以使学生意识到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学生即使具备某些道德品质,也常因没有经过反复的磨练,一旦真正走向现实社会,遇到困难就可能退却。心理学有关实验已经证实,只有经过挫折与负强化等过程的心理特征才可能长期保存。有的教师对环境现实中的阻力是恐惧的,并尽力回避,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因为只有善于把握,处理得当,这种阻力就可演变成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某些道德品质的动力,可以成为青少年形成某些道德品质的熔炉。缺乏这个熔炉,道德品质的四要素就难以协调发展,甚至有可能养成说空话,说假话,而不实际行动的恶习[2]。 二 刺激源的多元化 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施加的影响称之为刺激源。关键是教学内容。我们试图借助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来说明,所以用刺激源这个术语。刺激源的多元化是在环境的现实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主要是指对学生所施加的刺激应当具有多层次、多类别等特征,各种刺激源应当构成一个立体网络结构。之所以如此,有如下几方面的理由: 其一,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当我们从中选择刺激时,允许有甄别、优化,但也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能只一味地选择合乎自己意愿的那些刺激,而必须以刺激源的多元化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多元化。在这种多元化刺激源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才能适应社会,教育也才能完成对人的社会化这一任务。 其二,心理学研究表明,给动物仅仅提供一种单调的刺激就可能阻碍其身心尤其是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和发展。与此相应,就德育来说,只有系统地给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网络式的刺激,才能使其神经系统得到发展,才能使其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也才能使其以分化的行动方式对道德情境作出反应。刺激源的多元化是青少年身心发展实现分化与统一的一个前提,多元化刺激能诱导各种分化的道德品质(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形成。在此基础上个体对多元化环境作出一个统一的反应,形成一种批判性道德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便能针对不同道德情景,作出个体的正确的反应,并在其中体现出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 其三,道德是经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但又是以现实为基础反映出来的。空洞的单调的道德都是难以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的。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不能仅仅限于教材的说教,而要联系实际;不要过分美化生活,而要反映现实中的典型,要给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刺激源;不要害怕反面材料,要让学生善于分析批判。只有当道德评价,批判思维发展得较成熟的时候,个体才能在各种道德情景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避免非道德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