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然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独特之处,造成了当今文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因此,剖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矛盾,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目前文科人才培养以及教学、研究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而且能够为加大人文学科发展力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借鉴,从而构建合理的学科布局,全面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文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人文科学已经分化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所谓人文科学,是指那些有着强烈的价值取向,知识保留程度比较大的学科,如文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其内容相对稳定,创新性相对于社会科学来说比较小,其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如社会科学强。社会科学则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与社会发展和运行直接相关,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它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并尽可能地保持价值中立。“如果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因而具有整体性、抽象性和客观性的特点的话,那么,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人文科学则是在人的主观精神和文化的客观精神的统一中,从历史的、比较的角度具体地探讨人类一切群体和个人创造一切文化形式的过程,并且立足于对现实的比较和批判构想人类的未来,因而具有批判现实,超越现实的特点和品格。”因而,人文科学更加注重对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塑造和培养,高层次的文科研究生教育尤其注重这一点。 从学科发展规律来看,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各自学科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文学与史学、哲学、宗教学、艺术学、社会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学科之间理论、方法、现象的转移和综合,成为学科间相关生长的主要途径。影响学科发展除学科内部发展规律外,又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社会发展速度、进步程度、国家政策导向、投资力度、经济发展趋势等都是影响学科发展的外在因素。尤其是社会科学,外在因素直接影响其发展速度和规模。1985年在全国只有3个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高层次管理人才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到1990年,企业管理在全国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加到21个,1996年则增加到45个。1990年全国企业管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共有4个,1996年增加到9个。1994年南京大学的企业管理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50项,经费总量达250万元,并在江苏省进行政策咨询和管理咨询,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这类学科如果研究方向没有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会迅速被市场大潮所淘汰。由于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这类学科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往往会随需求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机涨落幅度较大。而人文科学的发展主要策源于学科发展需要,具备持久的影响力,发展速度受社会发展因素影响程度较小。但目前,在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社会的舆论导向呈现出轻视人文的倾向,影响学科的发展,尤其是一些传统的人文科学更是受到很大的冲击,生源不足、分配难等这些看上去在培养过程之外的环节,对整体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才能在竞争中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学科研的水平,这个问题值得人文学科自身、高等学校管理部门和整个高等教育界的思考。 二、文科研究生培养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及矛盾 人文科学研究世界的方法、特点、性质都与自然科学不同,因此,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与理工科有较大的差异。理工科研究生大多在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能经常得到导师的许多具体指导和帮助,而文科研究生主要在导师指导下,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课题研究,其实验场所只能是社会历史、社会生活及现实人生。然而文科研究生毕业后,大都成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骨干。因此,文科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足以代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人。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年来文科研究生逐年增多,1981~1992年间,我国总计有硕士生34613人,其中文科生占19.1%,到1996年,文科生的比例已占总数的27%。尽管如此,文科研究生的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 1.生源质量与数量 如前面所提到的,由于学科自身的一些原因和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导向,造成了文科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市场竞争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加上文科知识体系的弱连贯性(其它专业的学生转向研究文科专业,较容易适应),文科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生源质量却在不可避免地下降。1998年,报考南京大学文科硕士生的313位考生中, 毕业专业与报考专业不在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有79位,占报考人员总数的25%。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三个一级学科报考人数为89人,非同一个一级学科的考生有27人,占考生总数的30%,尤其是哲学,报考的16人中,非同一个一级学科的考生有9人,占考生总数的56%。 博士生生源在数量和质量上亦都不容乐观。报考文科博士生的考生,有相当数量的人是没有硕士学位的同等学力者、或者是对现有工作的地区或岗位不满意想借机“跳槽”者、或是已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因而并无真正做学问念头的人。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2.急功近利与厚积薄发 生源质量的下降又是直接造成学术研究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教育过程中的过于急功近利,强调文章发表的数量而忽视质量是导致学术研究质量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文科的学术研究有很强的积累性,只有融会贯通、厚积薄发,才会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近年来,各校都采用量化的方式来衡量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规定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必须从事科研活动,并发表一定的学术文章,如南京大学规定,文科硕士生在读期间必须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1 篇与其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文科博士生至少要发表3篇。这一要求在刚出台时, 尽管给研究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也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只求完成任务或是为了找工作和评奖评职称的需要,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发表文章的质量。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学术研究成果中缺少精华,学术研究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研究生仅仅满足于文章的发表,研究往往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