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愈来愈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如何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一问题开始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由此也出现了一些新观点和新认识。这些新观点和新认识,很大程度上是由什么是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一问题引出的。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概念的界定很多,有学者对此作了一个归纳,大致可以分为8大类:不可知观、 产品质量观、测量观或达成度观、替代观、实用观、绩效观、内适应或学术、学校本位观、准备观。[1]虽然这些界定各有侧重,但综合起来,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高等教育质量特指教育的产品(学生),而不是指生产出这些产品的资源和过程。如瑞典的胡森教授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就是指高等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或者说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2] 还如我国的《教育大辞典》从一般意义上把教育质量界定为“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3]实际上这也主要是从教育产品角度来认识教育质量。 与上面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相比较,当前国际上关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出现了一些新观点和新认识,比如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评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应包括国际交往方面的工作:知识的交流、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的流动以及国际研究项目等,当然也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本国的情况”;“质量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但不应只想到财政问题,或者主要涉及高等院校的全面工作中那些较适合于用数量来表示的质量指标”,“应建立独立的国家评估机构和确定国际公认的可比较的质量标准。但对学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应予以应有的重视,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4] 以上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和认识有以下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强调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不仅包括高等教育的产品(学生),而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应当说,这是对以往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的一个重要突破。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层面”的释义,反映了现代高等教育日益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后的基本特征,即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多层面”的责任、大学的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一所质量好的大学,除了其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以外,它的其他功能和活动的高质量和高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高水平的科研、高质量的师资及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等等。这些方面虽然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关,甚至关系密切,但毕竟不是一回事。所以,仅以人才培养的质量来标识一所大学的质量是不全面的。当然,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层面性,并不否定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其他方面起主导作用。 第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国际性。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这“三性”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通过“建立独立的国家评估和确定国际公认的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可以体现公正,同时这也是质量评估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因为“独立的国家评估”,可以避免出现方案(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方案)的制定者、方案的实施者与方案的评估者混为一体、影响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的情况;“国际公认的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国际性),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情况下(当然也包括其质量的国际化)显得愈来愈必不可少。一个没有国际公认度的所谓的“教育质量高或低”的评估,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且这也可在相当程度上看作是评估本身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的重要表征。过去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时不太重视与国际公认的可比较的质量标准作对比,加之评估的导向作用,以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发展与国际潮流相脱节。 第三,强调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样性,防止不顾学校、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而用统一的尺度去衡量高等教育质量。这是与上一个问题相对提出来的,它涉及到高等教育质量的“个性特征”问题。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的重视,并不否认高等教育质量的“个性特征”。恰恰相反,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个性特征”正是为了确保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比如,用评估精英型教育的质量标准“一刀切”地来评估大众型教育的质量,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有失公允;同时,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国际性与高等教育质量的“个性特征”也并不矛盾,因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国际性是建立在“可比较”的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或前提下,这里实际上蕴含着高等教育也存在着“不可比较”的质量及标准,即体现高等教育质量的“个性特征”和反映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样性”的方面。对于“不可比较”的质量及标准,考虑其与国际性的关系,就如我们讨论高等教育的国际性与本土性(或民族性)的关系一样,在日益国际化和多样化的世界里,两者并非“非此即彼”,而且是完全可以共存的。而且,这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个性特征”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性不会流于空泛和更加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