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NT7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458X(2000)11—0022—05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的背景、目的 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导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许多有远见的战略家都认为,近5至10年内,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 都将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新趋势是:国内外许多名牌大学争先恐后地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往建立在电视传播媒体基础上的开放远程教育也纷纷进行技术改造和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力图尽快完成从第二代远程教育向第三代远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其背后的物质动因可以从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找到答案。 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网已经普遍建立,如何使高校师生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这是我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着重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我们感到,当前不仅迫切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更新广大师生的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高效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这就迫切需要在大学开设一门专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是提高大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教育类公共课程(而不是仅仅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的技术类公共课程),这不仅是当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而且是世界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改革发展的前沿课题。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的指导思想、目标与评价体系 本项实验在比较充分的前期基础理论研究中,将教育基本理论、当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高校教学改革实践三者内在结合起来,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模式与评价体系。 1.指导思想 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对人类学习活动的研究是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近二十年来取得很多重要成就,但多数尚未引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来,致使目前大学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教育评价模式都十分落后,大学生学习效率普遍比较低,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尤其重要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作为一名大学生,仅凭个体狭隘的学习经验是不行的,只有善于了解和捕捉国内外关于学习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用以指导和改善自身的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聪明的、紧跟时代步伐前进的优秀学习者。显然,运用当代信息技术高效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应该是高校各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实验目的与教育理念 本项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的主题是: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一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跨专业教育类公共课《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该门课程在电大系统开设时改名为《远程开放学习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网络化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型学习与课程教学模式。我们试图使这门课程成为让高校师生超前了解、感受和体验正在降临的信息文化环境下新型学习模式的窗口。我们提出: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应该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新学习模式”的主要特色;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新学习模式”的主要优势;个性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则是“新学习模式”探索中的难点;而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师生队伍,则是高校“新学习模式”探索成败的关键。 我们认为,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基础课、师范院校教育类公共课如何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一项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而且是我国高等院校(包括远程开放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 3.评价体系 实验方案设计中,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可操作,可检测的实验评价体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成果、热情和参与程度的评价; (2)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成果、收获与发展的评价, 尤其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与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发展的评价; (3)对一系列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建设发展的评价; (4)对教学经验总结成果的评价; (5)对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课程、 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评价。 三、课程目标模式的研究与设计 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在人才培育的目标模式中,一个新概念: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1.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对大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信息素养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霍顿(Hor-ton)提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以提高人们对电子邮件、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1987年,信息学专家Patrieia 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进一步制定了学生学习的9大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表述,更进一步扩展与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培养信息素养而展开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和课程设计也广泛开展起来,如美国一些学校正在开展的Big6技能训练课程(即图书馆技能与计算机技能训练课程)等,成为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发展中受到普遍关注和欢迎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