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5117 (2000)04-0007-06 当今的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其人生观的性质和特点将直接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繁荣与富强。近几年来,公开发表了一些关于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状况的研究报告。通过分析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90年代大学生人生观具有明显的改革开放时代的烙印,他们在奉献精神、竞争意识、人生目的、人生价值观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对90年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发展状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明确其人生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为今后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这对于把在校大学生培养成符合21世纪需要的具有正确人生观的合格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生观包括的内容很多,下面我们从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和人生的态度三个方面来分析、概括90年代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的特点及一般规律。 一、人生的目的 人生的目的是指人们所追求的贯穿于自身一切活动的有动力作用的最终目标。它支配着人们去解决“为什么活着”以及“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等人生的根本问题。通过分析和归纳,我们认为90年代大学生在人生目的方面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人生的目标崇高而远大 1994年,在北京市进行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查中,78.2%的大学生认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96年,上海市对10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让他们回答“您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回答结果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约占4/5的大学生把“社会主义建设者”、“忠诚的爱国者”和“遵纪守法”的公民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有2/3的大学生希望自己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表1 大学生对“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态度(N=2459) 人生目标\人数(%)\选择项目 目前的想法 将来的想法 合 计 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28.63 37.86 66.49 社会主义建设者49.00 27.08 76.08 忠诚的爱国者 65.80 11.83 77.63 遵纪守法的公民65.31 7.36 72.67 毕迎新(1990)曾经对157 名大学生进行了“人生目标”的定项调查,结果追求“真”的大学生占76%,追求“善”的大学生占58%,追求“美”的大学生占64%,追求“爱”的大学生占64%,追求“优”的大学生占58%,追求“才”的大学生占72%,由此可见,90年代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仅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而且人生的目标是崇高的、远大的。 (二)人生的目标具体可行 我们知道,人生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一个个小而具体的目标来实现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把他们树立的崇高而远大的理想落实到了具体的学习和行动过程中。1995~1996年,上海对5431名大学生进行了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92%的大学生迫切需要的是“努力学习、增长才干”,78%的大学生投入精力最多的是“专业学习”,73%的大学生投入精力最多的是“外语、电脑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40%的大学生迫切需要“政治上的进步”。1994年,广州市就“怎样做才算尽社会责任”的问题向493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 认为应该“尽力读书或工作”的占43.6%,“奉公守法”的占19.8%,“关心社会”的占15.2%,三项合计为78.6%。在另外一项调查中,7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把各门功课学好”,82%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急需学习非常实用的科学知识”。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把崇高的人生理想落实到了学习或行动上,把人生的总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落实到行动上的实践活动。 (三)人生的目标求真务实 1994年,北京曾经让336 名大学生回答了“你认为人生中什么东西最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选择结果依次是,(1)健康(48.3%)、 (2)爱情(37.6%)、(3)知识(34.4%)、(4)友谊(33%)、 (5)人格(33%)、(6)金钱(25.4%)、(7)家庭(22.1%)、 (8)理想和信念(18.8%)、(9)名誉(9.3%)、(10)地位(9.2%)、(11)权力(6.4%)。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健康、爱情、知识、友谊、人格都是当代社会求真务实的表现,而对于名誉、地位、权力等务虚的项目,大学生的兴趣非常淡漠。 二、人生的价值 有人说,80年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是关心政治,直至参与政治,多次发动学潮;而90年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是关心经济,直至参与经商,挤进了下海的浪潮。这种现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却不能就此得出大学生只关心政治或只关心经济的结论。关心政治和关心经济只是一种表象,其实质是社会现象在大学生身上的反映。总的说来,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国家利益是大学生评价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 人生价值观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直接决定着人生观的性质。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以什么标准来判断人生价值呢?1994年,武汉大学学生工作部让1000名大学生回答了“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的问题,其中60%的大学生认为判断人生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11%的人认为是“社会地位的高低”,7%的人认为是“金钱的多少”。1995年, 上海市对2879名大学生进行了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结果表明,68%的大学生认为“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龚惠香(1998)对浙江大学的113名在校党员研究生进行了调查, 其中对“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点持“赞成”或“基本赞成”态度的人占68.14%,表示“反对”的仅占7.96%。由此可见,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各种人生态度和社会行为的价值标准中,国家的利益仍然是最主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