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1)01-0056-04 课程问题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高师院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也存在一系列弊端。不解决高师的课程问题,高师院校就不可能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无法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建设事业所要求的具有合理素质结构和较高素质水平的中等学校教师。今天,当一些综合性大学正准备参与培养中等学校教师的工作时,认真研究高师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问题就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高师本科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部(即原国家教委)的领导下,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大家没有深入研究高师课程,没有进行规范的课改实验,因而现行高师本科课程体系(以下简称高师课程体系)还存在一系列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课程体系不是指某一科目的理论体系,而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高师本科课程体系应是高师各系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各类基本教材有机结合的,具有宏观、微观结构和系际横向联系的有机整体。目前,我国不少高师院校似乎尚未建成这样的课程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以核心专业学科为中心 目前高师各院校仍沿袭原苏联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模式,即按照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各个专业,各专业再围绕核心专业学科来开设全部课程。例如,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一系列物理学分支学科,辅以与物理学有关的几门文理学科。其他各专业也是按照这种思路设置课程的。很清楚,现行高师本科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依据核心专业学科建立的。然而我们知道,课程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文化知识增长的水平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所制约。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现行高师本科课程的设置却片面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制约作用,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课程设置观需要适时更新和不断完善。 (二)各类课程的比例失调 1.三类教育课程比例严重失调。现行高师课程的设置不是从确定通识教育课程、专才教育课程、教育科学课程三者的关系入手的。于是,在现行高师本科课程设置的结构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以上或80%以上;教育科学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左右,有的高师院校只占5%。(注:杨芷英.从师范生的素质缺陷看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999,5.)同时,未形成比较规范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中,文化基础课程只占很少的课时。 2.必修课与选修课不够协调。总的看,必修课的门数过多,课时比例过大。从已开设的选修课种类看,专才教育方面的选修课较多,教育科学方面的选修课极少,通识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微乎其微。这一切都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课程类型结构很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学科课程的课时比例极大,综合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极小;在所设学科课程中,几乎只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极少。这一切有碍学生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的培养,使高师本科课程的育人效率与育人效益大受限制。 (三)忽视课程标准的设计 高师各院校都未提出过设计高师课程标准的任务。其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各科教材的编写缺乏明确的育人目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高师院校绝大多数使用的是与综合大学相同的教材;二是有的高师院校也自编了一些教材,但从内容到体例没多大变化,其实是某些综合大学教材的翻版。”(注:邵守义.关于高师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8,1.)其次,各科教学的进行也难准确把握应达到的目标,即知识技能的教学、基本能力的训练和思想观点的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高师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依据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文化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以及高师学生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都对高等师范教育产生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高师课程体系远远落后于这些客观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须依据下列三方面的客观要求进行高师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充分反映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 各系各专业的设置和课程设置以及各类教材的编写均须符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笔者发现,有些系的专业设置和许多系的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其中教育系(或教科院)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教材(如政治经济学等)严重脱离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必须重新编写。更重要的是,高师的课程设置和各科教材内容须深刻反映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二)充分体现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 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可从两方面来认识。其一是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当代社会正呼唤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复出;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时代,人类文明开始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其二是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科学领域均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整体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如果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过分专业化,所培养的人才只受到与某一专业有关的教育与训练,那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必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事业都将遭受巨大损失。这表明,高等师范教育的内容应包含通识教育、专才教育和教育科学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应使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