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 427.07;G 6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606(2000)04-0051-04 现代科技的发展呈两个明显的态势:一是高度分化后的高度融合;二是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知识与经济对接的速度加快。知识经济揭示了知识与经济活动之间新的互动关系,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传统的知识观已失去了合法性基础,“知识本位”的课程设置已不能涵盖现代知识的全部内容,知识和能力的脱节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教育宗旨、学科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上,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作出新的抉择与调整。 传统知识观的合法性危机 知识经济强调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社会进步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人文学界如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则突出了现代科技革命对现有知识体系所造成的冲击和知识合法性基础的危机。以往,人们对知识的合法性的论证,一是外在论证,即探讨知识与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的关系。这种途径会导致一个无穷倒退的麻烦,通常被认为是不合法的,然而在事实上却照做不误;二是内在的论证途径,即在知识本身中寻找知识合法性的根据和基础。这种论证一般要求预先设定一组先验的前提。但是,当该前提的可靠性失去保证时,整个知识体系将面临崩溃。如今,人们面临的知识经济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当人们不再迷信知识的严密性、确凿性和有效性,了解到科学知识并非由一系列确凿无疑的命题构成,而且是可错的时候,任何一种无条件被接受的“科学”就不复存在,科学知识也就从不受责疑、绝对正确、可靠的权威神坛上让位于可争议、有条件的结论。两种知识合法性的论证途径均出现问题,使传统的“知识论”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为,在网络与信息社会中,知识的获得、分类、供求、应用的方式发生了嬗变,我们对知识及其本质的观点也不可能一成不变:首先,知识在内涵上更为丰富。知识不仅仅是一个由可判断真伪的命题构成的体系,也不可能仅凭两值的逻辑来描述和论证。广义的知识中还应包含如何获得知识、知识如何创新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的技能。知识总是与其获得者和使用者的能力与素质相伴随。其次,人们更应该把知识理解为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范畴。“知识就是力量”表明,知识本质上就是一种行为过程,特定的知识能引致特定的行为,并约束其行为的方式。 信息技术的变革,正在冲击着现存的知识体系及其研究与传递方式,知识本身也将随着网络经济作出结构性调整,这必然引致传统的“知识观”及其合法化的危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正强有力地冲击着高等教育体制和课程理念。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将成为知识产品的生产与传递的基地,上大学将成为最具有诱惑的投资选择,高等教育体制的运作将被迫遵循市场的法则,我们也只能在市场法则中寻求知识合法性的基础、依据:一个学科的兴起与衰落,不缘于该学科知识本身,而缘于市场现实的需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前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法则、能激发人追求知识的热情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新体制,面向市场的现实需求调整学科和课程体系,优化配置和整合高校资源;高等教育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前进不断地变革自我理念,不能冥顽不化、固步自封。同时,我们也不能牺牲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远离人的精神世界、道德世界和历史文化传统,丧失文化批判精神,以牺牲文化创造能力为代价。而应该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但又保持一定的距离、空间,以便高等教育有可能对社会现实作出反思。 “知识为本”课程体系的缺陷 传统的、封闭的知识观强调学术的规范性,把学术看作是一系列规范的认识结果,学术仅仅是依靠理论自身的逻辑而发展。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知识为本”的我国高等教育仅仅成为传授学究式知识的场所,忽视了大学通过课程的实施发展学生创造性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高等教育课程应确立自由、发展的知识观,把自身建成一个开放的体系。但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学科分类过时,专业设置过窄,课程理念落伍和内容体系封闭的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致命缺陷:培养的人才知识面太窄,缺乏系统性,创造能力弱化,文化批判精神萎靡。一是“传授知识”的价值取向规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忽视“能力为本”的理念。由于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课程以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学好了“双基”就等于发展了智力。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课程呈膨胀失控状态,教学内容越来越多,教材越来越厚,求大求全,重知识积累、轻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重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基础知识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慢,远远滞后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知识结构,尤其是能力结构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二是片面强调“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割裂了知识的相融性。“科学主义”课程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课程要依据学问逻辑与结构展开,学问则是一个专门化和结构化的知识领域;而今天的知识世界正在急剧多元化,这是树立多样的目的、借助多重方法加以追求多种不同的知识的世界。诸多研究通常不考虑他们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者只是各自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实践和自己的发现。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课程,特别是非人文科学课程都不由自主地采取这种课程理念构建各学科的课程体系和结构,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重知识逻辑结构,轻知识发展历史过程;重知识纵向研究,轻知识应用和相互渗透;重传统经典,轻现代思想。 三是“专门职业化”取向的高等教育课程,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导致课程分类越来越细,各门学科的课程之间的融合性严重弱化,尤其是文理科课程之间相互渗透性很差。这种“职业至上”的价值取向,导致人人只关心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滑坡。面对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出现的高度综合的趋势,通过传授定向性专业知识与技能来满足特定职业需要的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也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中国的教育传统一直以造就君子理想人格和提升人性为目的,很难经受现代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大潮的冲击。不少教育思想家一再呼吁大学教育要回归到人的教育,要用人类积累起来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成果灌注于人的心灵,以培植人的德性,但它并没有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得到实质性的反映,高等教育在远离人的精神道德和文化价值的方向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