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此,高等学校把能否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当作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这在相当程度上维系着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在探寻满足不同社会发展需要的途径与方法过程中的产物。它们既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前者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后者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既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的趋势,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创业教育的发韧 高等教育选择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外部因素作用于教育、教育对其做出反映的必然结果。这种外部作用力主要来自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的巨大压力。 就业与再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一方面,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工作;另一方面,众多的下岗或转岗劳动力需要再就业。面对就业与再就业的双重压力,世界劳动力市场长期处在高失业率的危险边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从1980年至1996年,全球失业率居高不下,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就业问题。据1996年对54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失业率处在巨警区的国家有4个;处在重警区的有14 个;中警区占22个;轻警区占11个;而无警区的国家只有3个。 也就是说,就业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占74%;而没有就业问题的国家只占5.5 %。(注: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1998)。按照国际上通常的标准,失业率在2.9%以下为无警区,3~4.9%为轻警区,5~8.9 %为中警区,9~14.9%为重警区,15%以上为巨警区。) 严重的就业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寄希望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与日俱增的高等教育能有所作为。时代赋予高等教育以新的使命,促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做出新的尝试与探索。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后被译成“创业教育”。尽管这里的创业教育内容尚不充实,多局限在诸如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等本意上,但它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却昭示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即面向未来,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冒险与创新精神作为学校教育目的的新的价值取向。对于这种创造未来的教育目的观,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曾有过独到的见地。他指出:“未来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创造的地方。通过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注: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 此后不久,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得到全面阐述。《文件》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这里,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了进一步强化创业教育思想,使之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稳固的理念,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进一步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要“使他们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世界高等教育会议行动框架》)。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全新的理念,不仅在于提出了“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这一新概念,而且还在于用“求职”来诠释“就业”、为传统意义上的就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完整地理解创业教育,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但对“求职”的准确把握不可或缺。无庸讳言,“求职”也是为了就业,但它的表现形式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填空式”就业,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就业。这是因为,一方面,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未来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注:王伟廉:《对高校课程与社会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 《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4期。)即使高等学校把培养目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一一对应的现象。早在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到,由于“新发明、新机器、新的运输和交往的方法,正在一年一年改变整个行动的面貌。教育儿童在一生中固定地在任何一个位置上是绝对不可能的。”(注: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 页。)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正处在急剧变化之中,预测现实社会的需要尚有不少困难,要按照未来社会的工作岗位设置来培养人才,其可行性令人怀疑;另一方面,学位、学历不再是工作的代名词,从获得学位到获得工作的过程,一般都要经历一个再创造过程。也就是说,“求职”不是被动地等待分配工作,也不是在某一特定领域里寻找空缺,而是主动地、全方位地探寻可能的岗位以及通过施展才华使其成为自己的现实工作的过程。 尽管“求职”如此重要,但它仍不能称之为创造教育的主旨和内核,只有“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才是创造教育的精髓所在。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仅在某一特定领域受过培训的人是不可能适应新工作的”,并且“我们不可能担保有哪一个领域可以保持不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21世纪的大部分就业机会还有待创造”。(注:〔韩〕丁范镇:《大学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我们惟一明智的选择, 首先应当培养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其次才是求职者。因此,有学者提出,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应以此为标志。(注:邬大光教授认为,创业教育以前也有提及,但比较零散、琐碎,只能说是一种形成中的思想观念。)当然,“求职”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作为创业教育的有机构成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