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无愁—— 两年内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 笔者认为,近一两年内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不会有大的困难。因为,第一,我国经济已逐步走出了困境,上升势头较明显;第二,为迎接加入WTO的挑战、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五”规划方针等,企业一方面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会储备人才,有的甚至会垄断人才;第三,全国每年毕业生总量特别是本科以上毕业生总量变化不大,高层次人才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将与近年相似,不会有大的差异。主要是: 需求增加,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需求较旺,中西部地区需求有所回升。 企业引进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国有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大,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对毕业生继续保持高需求量。计算机、通讯等信息类专业需求高居不下。 研究生和名牌大学毕业生仍是就业的热点。名牌效应更加突出,需求越来越向高学历和名牌大学集中。 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专科生供大于求,几乎所有专业均需求不足。计算机、通讯、电子、机械等类专业供不应求,而哲学、历史、社会学、地质等专业面较窄的文科和理科专业需求较少。 经济类、管理类、法律类、外语外贸类毕业生将大受欢迎。 毕业生中要求考研和出国留学的将增加,到民营企业工作的将增加,在大城市临时打工的将增加。 远有忧—— 三年后就业更加困难 可以预测,三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将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健康发展,社会用人也更加规范且比较平稳。与此相适应,三年后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趋于规范和平稳,用人单位选人更加理性,毕业生择业更加成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全职工作的毕业生比较普遍,且各个层次的毕业生都有,毕业即失业已不足为怪。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大多数用人单位前两年为迎接入世和“十五”计划,已在人才上作了必要准备,补充和储备了一大批高校毕业生;2、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企业已进入比较稳定的发展状态,用人也进入成熟稳定期,吸纳毕业生一般不会大进大出,波动很大;3、新的就业增长点主要是一些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大多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用工将大大减少;4、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力市场供给充足。 此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就业渠道多元化,毕业生就业除学校这一主渠道外,中介组织和劳动力市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二是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不再局限于国有单位,而是有工作有收主就视为就业,此时就业区分为两种类型,即全职和兼职;三是就业过程法规化,就业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有法规来保护和约束,随便违约或不按程序办事将行不通或受处罚;四是就业手续简便化,就业的手续和环节将大大减少,各种计划的限制将被取消。当然,待业的毕业生人数会随之增加,由此形成不同于当前的其他特点。 追根溯源—— 就业市场供求分析 供给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快速变动,从8.3亿人力资源存量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供给会增大。单就高校毕业生来说,1996年全国只有86.7万人,2000年有107万人,而今后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增幅较大,毕业生数量会迅速增长到200万以上。研究生招生也呈跳跃式发展,199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为5.8万人,2000年已增长到12.1万。2001年计划招15.6万,增幅也相当明显。高增长会形成高存量,如若与社会需要脱节,则会造成存量膨胀。因此,在高校扩招的同时,我们要抓紧研究专业结构调整问题,并力图找到一条消肿扩求的路子。 需求分析 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会不断下降,就业缺口会不断扩大,当然,这并不是因为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大造成的,而是我国劳动力资源过剩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形成的。 但是,我国未来新增就业机会也不少,甚至有些行业能够大量增加就业机会。专家预测,入世后我国纺织业新增就业机会就达282.5万个,服务业新增就业机会达266.4万个。此外,钢铁工业、房地产业、家电业、食品业、商业等将会出现繁荣景象,因而也会相应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如何应对—— 教育部门找到新招 一是高等教育的重心下移,使毕业生合理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仅是大学门监简单的降低,高校服务重心还要分层次地下移,有些学校重心可以下移到社区、下移到农村,使大部分毕业生从“高级专门人才”的光环中跳出来,变成求真务实的劳动者。 二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只是一个被动的求职者,更应该是主动的职业创造者。这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大趋势。 三是开辟毕业生通向农村之路。如果毕业生只是留在城市就业,那么,就业的路子会越走越窄。 四是狠抓质量,以质量来提高竞争力。高校决不能以牺牲质量来换取高等教育的“繁荣”。高校应该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五是转变毕业生择业观念,提高暂时待业的承受能力。在提高毕业生、家长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的同时,降低就业期望值,并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六是建立培训机制,这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使暂时待业的毕业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