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B844 一个人可以自己控制的、自己份内应完成的事情属于这个人应负责的范围。由于自己可以控制却不加以控制的行为而出现问题或犯错误应由这个人自己负责。如果事情是这个人份内该完成的,可是出现了自己难以控制的情况,以致不能完成或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导致延误或差错,可以不追究或减免责任。这似是一种社会上处事的通则,也是美国归因理论心理学家B.韦纳责任归因理论的出发点[1,2]。这里研究的是大学生群体对他人发生事件的责任归因特点和倾向,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个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责任心或责任感的问题。 1 研究目的 (1) 了解我国大学生对常见学习行为的控制程度的认识、对当事人责任的判断、及由此引起的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心理特点或倾向。同时探讨简单的学习行为如何受复杂的观念或其他动机的影响。 (2) 检验责任归因理论经常探讨的行为动机系列在日常学习行为中的确定性。这种行为的系列可概括为:探寻事件或行为发生的原因(如缺乏努力或缺乏能力)、原因特点(觉察到的可控制程度的高低)、责任判断(应否承担责任)、情绪反应(同情或生气厌烦)和行为反应(不理睬或帮助)[1,3,4],其理论基础可简述为认识×情感×行为的联系。然而,在韦纳[3]用“借笔记”问卷进行的初期研究中,他采用“部分相关”(partial correlation)的分析[5]检验各变量与借笔记之间的相关,发现相关发生变化,即抽出情感后控制程度与借笔记行为的相关下降。这种变化表示思想不同程度地通过情感的中介间接影响行为。经这种统计处理的同类实验显示控制程度有时与行为没有直接的显著相关。换言之,控制程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三类变量的关系与归因理论的明了简洁的结论有时不一致。所以,韦纳提出:“复杂动机序列问题的解释必须等待更进一步的实验”(p.681)[3]。由于这种模式代表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从80年代到90年代韦纳和不少心理学工作者一再重复这类实验。通过反复实验和检验,韦纳于1986年和1995年的两本专著中[1,4]把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关系概括为五种模式。在韦纳的《责任的判断》一书中,他引用笔者的研究[6]论证归因是普遍的心理过程,增加了归因理论用公式表示一般法则的信心,所以他假设的过程和机制是泛文化的。然而,由于我们10多年来的同类实验中也发现韦纳在1980年提出的问题,因此认为有必要再验证。同时也探讨大学生的观念(前因)对原因推理的作用,这是归因理论五种模式中没有涉及的。 2 研究方法 为便于比较,本研究仍然采用韦纳的“借笔记”问卷,该问卷包含两种控制条件、两种情感和两种可能的应对行为。根据韦纳等人的研究和笔者过去试验发现的问题,采取附加问题和变换不同的附加信息的方法组成两份新问卷。 2.1 问卷设计 2.1.1 问卷一 在韦纳原问卷两种控制条件(旷课去海滩和眼睛放瞳不适应)、相应的情感和行为之后,增加两个开放题,询问大学生被试借或不借笔记给这两人的原因。 2.1.2 问卷二 根据问卷一所得结果和研究责任归因的需要,分别在两种控制条件下增加以下三组附加变量:这两种情况的学生对各自的行为应否负责任,应否受批评;对两种同学在不同情况下继续要求借笔记行为的反应;以及大学生在这两种控制条件下借出笔记的原因(概括自问卷一的开放题)。问卷二分为A、B两卷,A卷测试可控程度高(旷课)情况下对各变量的判断,B卷测试可控程度低(眼不适)情况下对各变量的反应。四周后再测信度:A卷为0.69,B卷为0.63。 问卷均采用7级评分。统计成为数表时,1代表最低等级,7代表最高等级。 2.2 被试 问卷一测试大学文、理、工三种系科187名学生,其中男生131人,女生56人。 问卷二测试大学文、理、经济三种系科195名学生。按系科将学生分成平行的两组,其中A组95人,B组100人,分别参加A、B两卷的测试。 参加这两次测试的被试共382人(只记有效卷人数)。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一 实验一用问卷一进行测试,分三方面加以统计:(1)我国大学生被试对韦纳原问卷各变量的判断;(2)被试对两种控制条件下各变量判断之间的相关检验;(3)男女生被试的差异性检验。数表分列于表1a与表1b两个分表中。 表1a 两种控制条件(原因)下大学生对四种基本变量的判断
表1a表示可控性高(旷课去海滩)和可控性低(眼睛不适应)两种原因条件下大学生被试对四种基本变量的判断。在可控性高的场合大学生对可控性的判断都倾向于可控程度较高(5.73)的一侧。被试倾向于较不同情(2.29),有些生气厌烦(3.44),却有可能借笔记(4.78)。后两变量与韦纳(1980)的研究结果(生气厌烦,4.57;借笔记,2.07;则较生气厌烦,较少借笔记)趋势相反。然而,这却与研究者以前的两次测试一致。这就是说,我们研究的结果与行为动机的归因判断模式有差异。在可控性低的场合,大学生对可控性的判断倾向于可控程度较低(2.70)的一端。被试倾向于较同情(5.87),不生气厌烦(1.55),较可能借或肯定会借笔记(6.24),这与归因判断模式一致。被试总体中不同系科学生的反应趋势与总体的反应(表1a)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