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报告 “面向21世纪教育系科改革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是教育部“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指定项目,1998年3月正式立项,成员单位是10所师范大学的教育系。1998年3月,本课题组在昆明会议上作了开题报告,扩充了课题组成员,经扩充后的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明确了研究分工、合作方式和研究计划。会后,各学校子课题组分别就教育系在新世纪的改革与发展的共同性问题,结合本校教育系改革方案的制定独立开展研究。华东师大教育系还承担了我国教育系发展的历史研究、现状调查及海外其它地区(香港、台湾)、部分国家的教育系科比较等四个专题研究。在两年的合作研究中,课题组于1998年12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和2000年4月在山西大学分别举行过两次交流研讨会,会上通报了各自的研究情况,就一些重要问题开展讨论。两次会议的与会同志都作了充分准备,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教育系发展的真诚关注投入研讨,承办学校的领导也给予了大力支持。1999年6月底,师范司开展中期检查,各课题组及时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集中到总课题负责人处,使该项目的中期检查顺利进行,并获得了“好”的评价。在参加这次会议前,各子课题又作出了同样的努力和支持。 作为课题组的总负责人,我深深感受到这种为共同事业的发展而奋斗、合作的感人精神和巨大力量。在我们的成员中,有即将退休的老系主任,也有上任不久的年轻的新系主任,几乎每一位成员都承担着院系的领导工作。但大家都尽心尽力、坦诚交流、共同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课题。我深信,中国的教育系在新世纪的发展,除了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作出清醒理智的选择之外,更需要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和能为教育系的发展作出真诚投入的创业人,需要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只要有了人,就会有希望。我在和同志们的合作研究中看到了这种希望。在最后一次课题组会议上,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不要因课题结束而结束合作,并提出了一些继续深化研究和合作的项目意向。我认为,在研究中形成了各校教育系之间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办好教育系的信心和决心,这是研究课题“计划外”的一个收获,也是贯穿在课题研究全过程的一大特色。 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紧密结合,是这次师范司组织课程、教学改革课题的原则性要求,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努力追求的目标。所以课题研究的成果除了以书面形式提供的总报告(1份)、专题报告(4份,已公开发表)、各子课题的研究报告(10份)、论文(9篇已发表,另有未发表的若干篇)、系改革方案(10份)、新的教学计划(9份)(注:具体项目参见结题成果目录。)等以外,还有一些不能带来,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各校教育系的变化。它不仅表现为组织形式上由系到院的“升格”,还表现为新专业的增设、生源的扩展、办学层次的提高、“园丁工程”的投入、新型课程的编制、教育课件的开发、研究基地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建设、海内外交流的加强等几乎涉及到办学一切方面的变革。这使众多的教育系呈现出变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繁荣景象,呈现出旧格局逐渐打破、新格局逐渐生成的转型状态。尽管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尽管在新旧之间还有很多的碰撞,尽管在改革中还夹杂着不少混乱,尽管还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但改革的基本走向和格局已初步形成,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已不成疑问。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上整体推进教育系的改革实践,既可视作本课题的成果之一,也可视作本课题研究的又一特色。 与立项时提交的任务书相比,现提供的研究成果中缺少了一份关于教育系改革方案的分层设计。这主要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发现,各校因历史、生存环境和发展状态不同呈现出很多差异,它决定了在改革的重点、新建的模式和改革的路径上都会有不同。所以,制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方案既无可能,更无意义。尤其在新的一轮改革处于初始阶段的当今更是如此。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取消了这一任务。另外,关于新课程的教学大纲,部分学校在中期检查时已提供了一些,但考虑到有关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还需要有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有一定形式的新合作,才足以保证质量和新水平,所以也未列入成果。 本课题现已完成的一系列书面研究成果,若要作一个自我评价的话,我们认为,从创新的角度看是有突破和有价值的。其中有不少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对中国教育系发展的历史作了系统的研究;第一次对港、台、沪三地及国内外教育系的状态作了比较研究等。又如,各校改革方案中对教育系培养目标的新构想,教育系生存发展策略的新思路,有关多种类型学制的构建,新课程体系和课程类型的分析,加强教育系教学实践环节的研究和情境课程的提出,教育系实习与基础教育改革一体化的“更新工程”的设想等,都颇有新意。这些创意都力图建立在对历史、现状的批判性反思和对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基础上,所以具有启发性和可实现性。但由于课题研究的时间较短,课题性质又属整体性的改革研究,实践中还有许多因素不甚清晰,再加上研究主体水平、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故从总体上看还有细致度或深度不够的缺陷。这只能留待今后可能立项的新课题和实践来改进。 由于各子课题和专题研究都有独立报告,总报告的下列部分将不以内容分类汇总的方式撰写,而依次阐述在研究中形成的三方面认识成果:第一,建构新型教育系所必须有的新视点;第二,新型教育系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三,支持教育系转型所必须的政策性建议。 二、生态观——建构面向21世纪新型教育系的新视点 回顾建国以来教育系发展变革的过程,除了非常的文革时期以外,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文革前由政府宏观决策的调、自上而下的整性变革(注:参阅郑金洲:《我国教育系科发展史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形势发展变化由下而上的适应性变革(注:参阅王枬:《全国高校教育系科现状调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3期。)。与第一阶段的调整性变革相比,第二阶段的适应性变革已经显示出,不同的办系主体对环境变化辨识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应变能力与自觉主动性是不同的,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发展走向和生存状态。它标示着生存环境与生存主体(这里指教育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一个变革的时期有良性与恶性之巨大差异。这次我们的任务是要寻找跨世纪中国教育系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向问题,这是与前两个阶段相关却又不同于它们的一种变革,我们把它称之为自觉转型、主动发展性的变革(注:参阅叶澜:《关于教育系改革性质的认识及课题深化研究的若干建议——在“面向21世纪教育系科改革研究与实践”中期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这种自觉、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办系主体为自身在新世纪的发展而采取的主动研究,策划自己明天的研究,在理性指导下的自主变革,对可能发展领域的主动探索与尝试性开发。它不只是适应,也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是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带有明显的创建特征。这种在特定转型期历史条件和环境下的新型教育系的创建实践,是整体转型式的,它不仅需要创建主体的勇气和热情,还需要有理性和智慧,需要打破以前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惯性,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环境、自身及其相互关系。在我看来,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变机械观,树立生态观。即在研究生态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找到发展的潜在生长点,主动改建自身的内结构,使生存主体与环境之间建立新的功能关系,形成新的生长方式。可以说,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思路正是以生态观为基本立场而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