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00)05-0086-06 “高等教育产业”的命题,在各界早已达成共识,而“高等教育产业化”,却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化”是指转变成某种性质与状态,“产业化”即指转变为产业的性质和状态。“高等教育产业化”即指对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政府大包大揽、没有市场观念、缺乏竞争机制、不重视办学效益等种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产业特征进行彻底改造,以筹集、吸纳教育经费为手段,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扩大教育规模为目的,实现教育发展机制的根本转变。1999年,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以扩大招生为突破口,已正式拉开了产业化的序幕。虽然这次高等教育产业化决策的启动没有全国上下轰轰烈烈、旷日持久的讨论与争鸣,虽然社会各界对此还褒贬不一,但产业化全新的理论视角与明显的实践效益却展示了它深厚的决策依据。 一、关注社会需求 解决供求矛盾 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而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9.1%。 几十年来,囿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及对大学功能与性质的传统认识,高等教育领域“大一统”的局面始终无法突破,巨大的需求没能激起巨大的供给,它成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色彩最浓重的一个领域。在几乎所有商品与服务均出现买方市场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依然严重供不应求,独具“卖方市场”特征。上海教育科学院高教所最近的一份千户调查资料显示:比例高达89.8%的被调查者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作为稀缺的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其所蕴藏的强劲的社会需求与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高等教育要在短短的10年内从精英型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缓解供求矛盾,满足社会需求,任务紧迫而艰巨。要实现这一目标,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接受学历教育的人口将近3亿,约需新增1亿人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要形成市场并成为产业,其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需求及相应的购买支付能力。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部分城市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万亿元。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中心所作的居民储蓄消费意愿抽样调查表明:居民储蓄的10%准备用于教育支出,高于准备用于购房支出的7%的比例。家庭储蓄的首要目的也从养老、安居转向了教育。另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家庭人口经济负担明显减轻,一些大城市有劳动能力的抚养人与被抚养人之比为2.5:1。强劲的社会需求及较强的支付能力是高等教育产业化最直接的依据。 二、拓宽投资渠道 突破投资“瓶颈”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1995年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只占GNP的25和1.8%,不到印度的3/5,为世界上比重最低的两个国家之一[1]。1998年也只占GNP的2.49%,而同期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已达6%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也在4.1%。 教育投入总量的多少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它更与政府的财政收入联系紧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各国政府财政统计数据,中央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一般在18~40%之间,而我国的财政收入仅占GNP的11%左右。如此之低的财政收入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在首先必须解决近13亿人口基本民生问题的前提下,政府要想大幅度追加教育投入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高校培养一个大学生每年约需1~2万元经费投入,在高校收费制度建立以前,这笔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收费制度建立以后,虽然高校每年向学生收取3000元左右的学费,但这笔费用仅占成本的15%,并且其中的70~85%也以助学金、奖学金、困难补助等方式返还于学生。在政府财力日益弱化的情况下,如果教育不能走出国家包揽经费的误区,那么我国教育经费总量严重短缺的现状就会较长时间地持续下去,成为钳制事业发展的“瓶颈”。 高等教育产业化将依据“谁受益谁投资”或“谁投资谁受益”的等价交换原则,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新体制。多元化的投入体制将采取适当提高学费、增设教育附加税、鼓励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等多种手段与途径来提高家庭、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在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拓宽投资渠道,增加经费总量,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负担”的新机制,使政府以外的投资主体“从不承担教育发展义务,却享用教育资源与教育成果的无责任状态中摆脱出来”[2],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中国企业界及一些私营业主和民间团体,已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如果政府能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管理的模式与经验,鼓励扶持民办高等教育,有眼光的企业家和各界人士一定会看好高等教育这一极具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这无疑是一条宽广的增加教育投入的途径,它势必缓解政府财力不足的窘境,突破投资“瓶颈”,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重视办学效益 提高教育质量 “产业”一度特指工业,强调提供产品的生产性特征。当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之后,现代产业被赋予更广泛的内涵,产业属性凸现了以提供劳务为主的经营性内容。第三产业讲求服务质量、注重经营效益的共性,必然对教育产业提出同等要求:最大限度地扩大服务的范畴和质量,更大力度地提高经营的效益与水平[3]。而在高等教育领域,效益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质量也因教师队伍不稳定而难以得到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