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0597(2000)04-0099-03 与“发展教育产业,启动消费需求”、“高校扩招”伴随而来的问题是,高等教育成本究竟如何分摊?受教育者到底能够、应该负担多大的比例? 我国目前城乡差别显著,就业压力大,受教育人口多,高等教育的确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压力和供需缺口,因此,适当扩大高校招生比例,基本身并无可非议。但如果误以为高校扩招就等同于对受教育者实行高收费政策,那只能会造成种种恶果。为此,本文拟从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所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出发,就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根本出路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成本分担原则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人类文明的世代传承与创新,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固然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以充分发挥其对个人与社会的经济功能,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发挥其对个人与社会的政治与文化功能。因此,尽管无可否认,个人或家庭投资于自身的教育,一方面能为其本人带来如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货币性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会使他得到如精神生活方面的增进这类非货币性的心理满足;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社会也会因此得益:表现在一方面可通过人力资本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剩余产品,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降低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 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严格地依照成本——收益原则进行投资的话,人们就会在外溢的收益这一块投资上丧失积极性。于是,如果仅仅靠个人或家庭投资的话,在教育上的总投资会少于社会所需要的数量。而至少部分地把教育作为公共产品来对待,由政府出面进行一部分投资,就可以达到一种均衡。正因为教育投资具有上述特点,所以,西方经济学中,教育投资一般被称之为既具有一定私人性又具有一定公共性的“准公共物品”。因此,教育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私人物品,对教育的投资也只能由个人和政府共同分担,那种要求受教育者全额自费的主张在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 二、社会效益原则 教育经费在私人与政府之间的分配比例如何,由于社会效益很难量化的难题,在理论上一直没有很好的标准。但从各国实践来看,各国政府都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以“七国集团”中私人经费来源比重最大的美国为例,1920-1986年间,学生缴费一直只占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的20%。[1]1991-1992学年度,美国学校总经费占GDP的7.7%,其中政府的公共教育经费超过80%,私立学校教育经费851亿美元(其中649亿为私立高等学校经费),只占GDP的1.5%。[2] 总结我国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借鉴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了以财政性拨款为主,多渠道投入的教育经费筹措方针。这说明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教育投资体制无论是对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都是成立的——这也是现代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无论其实行的是何种政治制度或者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以及经济的发展水平如何。 三、能力支付原则 所谓能力支付原则,即所有从高等教育中获益的人(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应按其支付能力的大小提供教育费用,支付数额与支付能力的大小成正比。据估算,目前大学生每年所缴的学杂费基本上在2500-3000元之间,再加上每年500-1000元的住宿费,另外,每月的基本生活费一般为200-300元。上述几项费用相加,一个普通家庭为培养一个大学生必须投入的资金将超过2万元。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而言,这样的收费标准已委实不低了:统计资料表明,1996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储蓄2075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储蓄171元。若城镇每户按3.2人,农村每户按3.7人计算,则城镇和农村每户负担一个高校在校生4年支出分别需要储蓄3年和32年。 另据全国学联调查,在我国一千多所高校的300多万在校生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占比例大约为30-40%,即高达90~120万的高校生处于相对或绝对贫困状态。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于1997年三季度对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五城市消费者调查结果亦显示,只有17.8%的人认为学杂费不高,而有24.6%的人认为当前学杂费太高[3]。所以,那种过高地估计中国老百姓的教育经费支付能力的观点是不符合现实与缺乏根据的。 四、利益获得原则 所谓利益获得原则,即谁从教育中获益,谁就应支付教育的经费,支付的数额与获利的多少成正比。世行专家萨卡洛布洛斯对60多个国家私人教育收益率进行了估算,发现其教育收益率一般都在10%以上,而且,经济越落后的国家,教育收益率越高。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收益率平均为12.3%,而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5.5%。据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育收益率仍然很低,比如李实等人的估算结果为3.8%,诸建芳等人的估算结果仅为1.8%,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4]这说明如果单从经济上考虑,读书在经济回报上是很不合算的,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流行的“读书无用论”的深刻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