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 64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204(2000)03-0061-04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证公民平等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1999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法》中也明确做出了有关规定。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各学校都作为重要任务来完成。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有关部门不断调整政策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但受各种条件限制,现行的资助范围和资助额度都不能满足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199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武汉、南京、西安等8个城市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进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试点工作。 1 国家助学货款实施情况 《规定》有关条款规定: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货款必须具有经办银行认可的担保,担保人应当与经办银行订立担保合同。确实无法提供担保、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特困生货款。国家助学货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货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财政部门对接受国家助学货款的学生给予利息补贴。学生所借货款利息的50%由财政贴息,其余50%由学生个人负担。财政部门每年按期、按规定向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拨付贷款贴息经费。学生所借贷款本息必须在毕业后四年内还清。学生毕业前必须与经办银行重新确认或变更借款合同,并办理相应的担保手续。特困生贷款到期无法收回部分,由提出建议的学校和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共同负责偿还(其中:学校偿还60%,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偿还40%)。 《规定》发布后在社会和学校、学生中都引起较大反响,普遍认为把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纳入社会,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政策,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使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过渡,符合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此前,在现行的办法下,高校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而经济有一般困难的学生则要完全依靠自己。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资助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在相对贫困地区和相对贫困的家庭,也还有因无力支付费用而不能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另外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对外宣传有关工作,也使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失去了机会。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有望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规定》公布后经历了两个阶段。 其一,在8个城市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进行试点。 国家助学贷款计划发放总量为7亿元人民币,面向39个部委、局、总公司所属的136所高校中的经济困难学生。可是在实施中却遭遇尴尬。学生中申请贷款的人数比预期的低得多,办理成功的寥寥无几。据报道,截止1999年11月中旬,在南京“至今尚未有一位贫困大学生能如愿从银行贷到自己所需的款项”,重庆“至今未贷出一分钱”北京“首批5名北大学生得到了20多万元贷款。这次大连实德与华夏银行联手,从联贷(5名大学生互相担保)走向企业担保,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申请贷款的道路”。此后各地未见较大规模贷款成功的报道。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中受挫,问题集中反映在:(1)贷款担保。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很难提供银行所需的担保条件,银行在此情况下要求学校为担保人,而且前学校无力承担担保责任。(2)风险责任。根据《规定》,特困生贷款到期无法收回部分,学校偿还60%,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偿还40%,贷款风险责任由学校承担,使实施工作难以进行。 其二,针对实施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学生可以采取信用担保的方式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校不必承担风险责任。这两项修改打破了影响、限制国家助学贷款的瓶颈,但仍未见到大批贷款发放成功的消息。 政府有关部门一再修改国家助学贷款条款,说明党和国家旨在大力推行国家助学贷款,把科教兴国,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落到实处。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情况,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也不只是有关政策的问题,还存在我们主观方面的问题。只有进一步提高认识,加深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了解,转变观念,才能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大规模实施。 2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意义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是当前解决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最好途径。自1987年改革高校助学金制度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有关部门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及措施。各高校加大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了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以上措施所需经费主要是政府一定数量的拨款,少量来自社会捐助,另外还有个别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设置的奖学金。这些政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没有超出计划经济的模式。与当前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比显现出许多不足。最大的制约是经费不能满足需要,同时还存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影响解困的力度。此外,单方面的资助不利于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不利于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充分发挥个人、集体、国家的力量,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实施国家助学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