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紧迫性 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可以说是个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才逾100年,前50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缓慢,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中国大陆仅有20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1.6万人;经过新中国建国后51年特别是最近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99年拥有普通高校1071所,成人高校871所,共1942年;加上民办的高等教育机构、自学考试机构等约1200所,总计约有3000所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8年的1.4%、1990年的3.7%提高到1999年的10.5%。1999年通过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进入高校学习的在校学生人数,本专科生为719万人,研究生为23万人,共742万人;还有数百万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在各种自学考试机构里学习。1999年本专科毕业生共计215.78万人(其中自学考试取得文凭的42.2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位;研究生毕业生则有5.5万人。至1999年,新中国50年共培养出本专科毕业生2458万人,毕业研究生55万人,其中2100万左右是最近20年培养出来的,他们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这是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结出的丰硕成果。毋庸置疑,中国高等教育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虽然成就很大,差距也还很大。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相比,我们的差距都很大。一个差距表现在公民受教育年限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对70个国家国民受教育的水平进行调查,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11.46年,我们国家根据1990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6年。1990年至今10年过去,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估计目前大约是8年,亦即每人比人家少受3.5年的教育,由此看出国民文化素质差距有多大;另一个差距表现在从业人口的文化程度上,1995年我国的从业人口是6.98亿,其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占2.9%,高中文化程度的11%,初中水平的36.2%,小学毕业的37.2%,文盲半文盲12.7%。加在一起,小学以下的占49.9%,将近一半,说明我们的从业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还很低,也反映了我们的教育规模相对于人口总量来说实在是太小了;第三个差距是从各级教育的毛入学率来看,1999年尽管小学高达99.1%,初中高达88.6%,但高中阶段只有44%,大学只有10.5%,预计今年大约为11%左右。这说明我们教育规模主要问题是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偏小。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我们现在大约只相当于发达国家60年代前期的水平,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全世界199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水平为16.2%,其中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更高达59.6%。一般认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标准是毛入学率15%,距这个指标我们虽然只有4个百分点,但由于我国适龄年龄段人口基数太大,且还在不断增长,实现15%以上大学毛入学率,显然要付出其它国家难以想象的努力。 经过分析不难看出,我们的高等教育成就很大,差距也很大,我们虽然是高等教育的大国,但是还没有大到跟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更谈不上是个强国。要迎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宏大的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队伍,以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去年决定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10年达到15%左右;现在看来,如果我们的政策对头,这一目标有可能提前3到5年实现。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政策选择 政策选择总是与制约发展的难题相联系的。从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种多样的因素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政策选择,我认为当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二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三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1.关于资金投入的政策选择 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发展教育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教育的发展,世界各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多年前就已达到5%以上(1991年为5.1%)。我国是什么情况呢?尽管我国历史上的这一比重曾经达到过3.43%(1986年),但90年代以来,却是下降的趋势(虽然绝对额一直在逐年增加),1995年跌至仅占2.41%的谷底,1999年虽已回升到占GDP2.79%(GDP与GNP略有差别,这里忽略不计),但这个比例依然只相当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距离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规定的4%的目标(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尚有很大距离。 目前美国的这一比例是5.8%,其中的40%用于高等教育,我国的2.79%中,也仅有19%左右用于高等教育。政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高教资源严重不足,高校办学经费普遍短缺,年年处于“紧运行”状态之中,特别是经过近两年的超常规加速发展(去年在校生规模比上年增加21.3%,今年又比去年增加10%),许多高校再持续发展事实上已经难以为继。可以说,长期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原因之一。 因此,我过去认为、现在仍然坚持认为,在资金投入问题上的首要政策选择,是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尽快实现上述4%的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