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一.中澳文化差异 1.地域与时空的差异 中国与澳大利亚首先在地域和时空上存在着差异。中国位于东半球的亚洲,而澳大利亚则位于东西半球之间的大洋洲。虽然澳大利亚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属于西半球,严格地说更接近于亚洲,但由于澳大利亚文化受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文化观念上更趋向于西半球的西方文化,因此,我们在这儿一并作为西方世界来看待。中国历史文化悠久。而澳大利亚则是一个欧洲移民的国家,迄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它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发展比较快。由于各自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诸多文化观念的差异。 澳大利亚文化曾受其宗主国英国文化的深刻影响。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澳大利亚的社会与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战中曾为英国的胜利付出血的代价的澳大利亚,在二战以后的朝鲜和越南战争中,应该说跨上了美国的战车,为美国的全球战略而尽其力。因此,战后的澳大利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更多的是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二战之后,西方文化的输入加速了澳大利亚工业化、现代化经济的腾飞和物质的发展,这也更加促进它与西方世界的广泛联系。随着大批新移民的涌入,给澳大利亚注入了新的文化思潮。近年来,尽管由于地域更接近亚洲已出现了一些亚文化的说法,但其主流文化仍然是以西方文化为主,是具有西方观念的西方文化。而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因此,中澳文化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文化。 2.文化象征上的差异 “龙”与“十字架”是中澳文化象征上最明显的差异。龙本来是雨神的意思,但在中国文化里龙却代表皇权,因此作为皇权象征的龙常常出现在皇宫、皇袍以及各种与皇权有关的建筑、用具等器物上,其主要的功能已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龙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雄伟和刚毅。“十字架”则是西方基督教的教徽。澳大利亚文化虽然内涵了澳大利亚地域固有的文化因素,但是更多的却是继承了欧洲文明,因此在文化的象征上,也承袭了西方基督教的“十字架”来作为澳大利亚文化的象征。因此,“龙”与“十字架”就成为中澳文化象征上一个明显的差异。 3.文化观念上的差异 (1)等级观与人权观差异 在中国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或下级见到长辈或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廉卑举止。此外,在出入的先后及起坐等等方面,中国人都有一定的规矩要遵循,以至中国的绝大多数学校都把“尊敬师长”定为学生守则之一。中国文化的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甚至在汉语语言中也颇有体现。如汉语中有些词的排列顺序在许多情况下都并非是随意偶然的,一般是按照尊卑、主次、大小的次序来先后排列,如“君臣、父子、兄弟、姐妹、师徒、上下、官兵、男女、老少”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一定的等级观念。 与中国文化不同,澳大利亚文化主要承袭西方文化,因此,这方面观念较为淡薄。他们比较注重个人的权利观念。在他们看来,“人权”是作为每个人应该享有的一切权利(包括人身权和其它民主的权利)。他们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应该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因而人权平等的观念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并且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的各个领域,以致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由于澳大利亚人等级观念较为淡薄,在澳大利亚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身份与地位,一律可以平等地称呼你好(Hollow)以示礼貌问好;孙辈对祖父母,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可以直呼其名不必过多的礼节。彼此意见不同时,常常可以各抒己见来说服对方,无所谓尊长的“面子”。例如课堂上学生与老师可以争论问题,哪怕是很尖锐都没有关系,而且这被人们认为是正常的。若拿中国文化来衡量,就会认为有失体统。这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使然。 (2)情意观与个人自我观差异 中国人普遍接受与实践的伦理是儒家的伦理,而儒家伦理的中心思想为“仁”。何为仁?论语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所谓仁,即爱人,爱众人。既然人有爱人之责,首先就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和兄弟,扩而充之,再爱别人的父母兄弟,直至爱众人。爱与情,密切相关,重爱心必重情意。因此,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即中国的传统文化,必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就是说,中国文化在等级观念较强的同时,又表现出重关爱、重情意的一面,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构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这种重情意的传统文化,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间的彼此相互照顾与关爱上。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夫妻之间讲究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兄弟姐妹之间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父母大都会竭尽其能地养育和抚养子女,而父母年迈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时,子女则有赡养和侍奉老人并使其安度晚年的义务。对家庭以外的人,中国人一向主张以己推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多为别人着想。以诚待人、表里如一、见义勇为、解囊相助等行为准则是人们公认的社会公德和善生义举。一般来说,每个中国人都有几个可以依托的朋友和邻舍,好友之间互相帮助,无话不谈,这种亲密的关系不仅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甚至可以持续一生。总之,中国人亲情、友情和情意是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 澳大利亚文化则不尽相同。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澳大利亚人与人之间表现出的人情是较为淡漠的,而且往往是个人自我意识较强,并且这已是由来已久。跨文化交流学者拉里·A·萨姆瓦和理查德·E·波特说“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值得肯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西方社会是主导一切的。在英文书面语中,“我”(I)任何时候都要大写,而其他人称却不一定要求要大写。从这个小小的侧面我们也可以窥视到,西方文化中“我”的重要地位。由此,澳大利亚人也十分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较为舒适,但人与人之间却缺乏温情。父母通常只在子女未成年之前尽养育之责,子女一旦长成人则需要另立门户。子女成家之后,大都是在节假日时偶尔回家探望父母。个人权利和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最终产生的澳大利亚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互利和公务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