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群体,由于各自文化中的语言符号、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 一个人从小生长在一个社会环境里,熟悉那儿的一切,很自然地将那个文化中的一切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当他一旦进入一个语言文化完全陌生的环境,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种种符号,对每天接收到的大量的陌生信息又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致使产生焦虑和茫然的心态,这种心理上的反应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也可译作“文化冲击”、“文化冲突”等)。(注:最新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不满足用“文化休克”一词来表现纷繁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条件下出现的“休克”现象,从而提出了涵盖面更广的名称,例如“文明休克”(civilisation shock),“社会休克”(social shock)等等。)例如在茅盾的小说《子夜》中,吴老太爷从农村来到上海后,因受不了光怪陆离的刺激而死去。这实际上就是具有农村封建文化的吴家老太爷适应不了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都市文化而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在跨文化的人际交流中,尤其是对于初次出国的人员来说,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文化休克”一词最先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Kalvero Ob-erg,1960)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初次进入异文化环境后出现的各种心理上、生理上的不适应,是“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注: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40页。)也有人把这种定义扩大到由于失去熟悉的食品和伙伴后引起的不舒服感觉、由于持续不断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精神疲劳、由于社会地位及其身份角色的转化而引起的价值观的混乱以及应付环境无能的感觉,等等。如果对此心理状态认识不足,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到在国外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严重的甚至引起精神崩溃乃至自杀。我们身边不乏初次出国的人员由于处于手足无措的“文化休克”状态而不得不提前回国的例子。在我国学习的欧美留学生来华后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实际上任何侨居他国的人在初期阶段都无法避免。 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在这一背景下,认识和了解“文化休克”则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出国后最初的交流障碍,有利于人们应付跨文化交流后的心理不适应状态。本文将对“文化休克”的发展过程、影响“文化休克”的因素以及减轻或减弱“文化休克”的可能性作一阐述。 一、“文化休克”的发展过程 根据奥伯格的理论,“文化休克”大体经历四个阶段。(注:西方学者中也有人把这一进程分成五个、四个或三个阶段的。(参考: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期,第20~21页)。)(1)兴奋阶段(euphoria);(2)“休克”阶段(culture shook);(3)适应阶段(acculturation);(4)稳定阶段(stable state)。这一发展过程在霍夫斯塔特(Hofstede)(注:J.B
ttcher(2000),Die Unterstützung von Austausstudenten bei der Bew
ltigung ihres Kulturschocks durch interkulture-lle Training und Betreuung,http://viadrina.euv-frankfurt-o.
-sw2/VirtuLearn/kult/Interkult.Training.html(2000.10),p3.)图形中如图1所示。
图1 奥伯格理论中“文化休克”的四个阶段 (1)兴奋阶段。指人们心理上的兴奋和乐观阶段,所以也被称作“蜜月阶段”。这个阶段从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开始,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数月时间。 人们对到异邦旅行、逗留常常充满着美好的幢憬。对大多数第一次出国的人来说,从出国办手续到怀揣机票离境,心情既是高度兴奋又是忐忑不安的。带着亲友同学的羡慕和祝福,来到异文化的环境中,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对看到的人物、景色和食物一切都感到满意,处于乐观兴奋的阶段。在由留日学生自筹资金拍摄的记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第一集中,韩松是国内一名干部子弟,父亲是县级干部,母亲是厅级干部。在国内“人家要见他还不容易”(韩松)。来到东京,面对繁华的都市、车水马龙的现代化交通,他连称“天堂”。第二天早上,他潇洒地在餐厅吃了饭,对未来、对自己都充满了信心,这就是兴奋阶段。对于短期旅行的人,走马观花看风情,可能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兴奋感尚未消失,旅行就结束了,一般不会出现“文化休克”。“休克”产生在当人们在异文化环境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即沮丧或敌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