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347(2001)02-0029-08 辉煌灿烂的中国炎黄文化,是由各个地域文化圈组成的,比如黄河流域的秦晋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长江流域滇黔地区的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珠江流域的岭南文化、潮汕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圈都具有炎黄文化传承的共性,又具有各个地域文化特色的个性,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就使华夏的炎黄文化多彩多姿,争奇斗艳。 “三峡文化圈”是在长江三峡地带形成的一个小文化圈。它的地域包括宜昌、恩施、万州、黔江地区以及神龙架林区总共只有10.76万m[2]公里,人口2000多万,但它却具有悠久的人类发展历史,奇特的山水地貌,丰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将使三峡两岸的100万人成为移民。支援民族伟大工程的任务,更把他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些条件就使长江三峡地段自然形成了一个文化圈。研究这个文化圈的形成原因、文化内涵、开发价值,已成为推动三峡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三峡文化圈”的形成 “三峡文化圈”的形成,原本具有山水同源、经济同体、民族同宗的特点,自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修建以后,又催生三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加速结合与创新,必将酿造出更新更美的现代三峡文化来。 山水同源 长江三峡是长江上中流接连处隆起的一个高山峡谷地带。经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杨守敬论定,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西至东分别定名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旅游部门把宜昌市城东的虎牙滩和隔江对峙的荆门山这一道峡也列入了西域峡之内,因此他们把三峡延长为197公里,这一说法也为大家所接受。 对于三峡的成因及演变过程,多数学者倾向的解释是:在洪荒远古时代,三峡地区一片汪洋。在距今25亿年前的太古代末期发生了一次强大的造山运动,三峡地区成为一个小岛。在距今2亿年前的中生代,这里发生了燕山运动,三峡地区全部脱海成陆。当时,川东、鄂西一带发生强烈褶皱,形成了七曜山、巫山、黄陵背斜和北面的大巴山共同组成的重岩叠嶂的三峡山体,又经多年洪水冲刷,终于形成悬崖峭壁、峡谷幽深、沟壑纵横、滩多水急的自然奇观。这是形成“三峡文化圈”的特殊地理环境。 经济同体 三峡地区的人民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相同,因此,他们生存的经济条件也基本相同。沿江人民“靠水吃水”,“峡中丈夫绝生死,少在公门多在水,富豪有钱驾大舸,贫穷取给行艓子。”(杜甫《最能行》),长江水运为他们提供了拉纤、架船的机遇,一曲曲船工号子,传唱千年不衰,岩石上一道道纤索的痕迹,成为传世文物。早期商品经济也在两岸萌芽,“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行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杜甫)《夔州十绝句》注:“长年三老”指年长梢公,“摊钱”比喻交易),外出打工经商的也多起来,“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羊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刘禹锡《竹枝词九首》),而九首之五“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则反映城镇的繁荣景象。就农耕经济来讲,两岸除在坡地上种少量粮食外,多依靠峡谷潮湿、温暖的小气候种植橘柚等水果。“新城果园连西瀼,枇杷压枝杏子肥。半青半黄朝出卖,日午买盐沽酒归”(范成大《竹枝词》),就是反映农民出卖水果情景的。 住在三峡地带山里的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民,则长期处于相当封闭的状态中,靠种旱粮为生,而且耕作方式落后。从宜昌到奉节的土民,都靠放火烧山种坡地(也叫畲田)。刘禹锡《畲田行》,生动地描绘了刀耕火种的情景:“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下种暖灰中,乘阳拆芽蘖。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山里基本上是自给经济,只从事简单的物物交换。“蕨酒馨香咂口甜,小机当户织双缣,与人钱财都抛却,交易为求一撮盐”(顾彩《容美纪游》)。山民们的生活十分简陋。“一层麻布一层风,十层麻布也过冬,饱餐稀饭懒豆腐,格兜火畔热烘烘”(彭秋潭《竹枝词》)。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他们一直沿袭着自足自给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形成“三峡文化圈”的经济基础。 民族同根 考古发现长江三峡地区可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在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发现的猿人化石,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测定,其年代距今约201-204万年,比元谋人早20多万年。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钟家湾关老山南坡岩洞发现的“长阳人”化石,经测定距今约10万年。有史记载以来,这里便是巴人、巴国和楚人、楚国交错杂居的地带。就民族文化来讲,这里是巴蜀文化圈和荆楚文化圈边沿交错形成的一个地域不大但特色鲜明内涵丰厚的巴楚文化圈。 历史上对“巴”的最早称谓,是从河南安阳殷都遗址出土的甲骨刻辞上发现的,上有“巴方”[1]二字。“巴方”是华夏正统大国夏、商、周对地方小国的称呼。《山海经》中“西南有巴国”,是最早的文字记载。晋人常璩作的《华阳国志》中说:“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这说明巴国在夏禹王时就已经存在了。据最新公布的《夏商周年表》载,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巴人的存在就比巴国的出现更要早若干年。到了周武王时,鉴于巴国派军队帮助周伐殷纣王有功,就把巴正式封为“子”国。 学术界对巴人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观点:一说起源于清江廪君蛮;二说以“西南有巴国”为根据,认为巴人始于苗蛮集团,是经汉水上游西迁入川鄂地区的;三说巴人起源于渭滨,商周之际,一支南迁入川。巴人的族种也有巴、苴、濮、夷、蛮等。我们采取民族寻根法进行研究,即从现在川、鄂、湘、黔毗邻的土家族开端,来为他追宗溯源。这就不难发现,他们共同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巴务相,或叫廪君,又称向王天子。所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川、鄂、湘、黔土家族生存的地方,原是廪君蛮统领的,其发祥地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武落钟离山。廪君蛮是巴人巴国中一支强大的部族。而居住在三峡地区的巴人,则主要是廪君蛮和他们的后裔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