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7426(2001)02—0092—03 一、中国的现代化不能没有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现代化不能没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说,无论中国如何发展,也不能丢弃自己的文化传统。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至少有着以下五个理由。 (一)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泱泱大国,早在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即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整体多元的华夏文化,成为世界东方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在绵延漫长的封建社会,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的封建文化,直至16世纪,我国的古代文化,一直昭著于世,为东西方各国所敬仰,最终形成了体系化的显示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倡盛,中国传统文化虽几遭碰撞和涤荡,但仍顽强地生存下来,海内外的研究不绝如缕;特别是在海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还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宣扬日趋活跃,“传统文化热”也曾一浪高一浪。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 (二)依据唯物史观,作为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中国人生存、劳作状况的反映。它反过来又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成为中国人行事处世的价值观念。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文化追溯的“根”。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它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这一文化认同感使得中国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与非中国人区别开来;它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社会舆论上的理想、价值、信念和规范,其二是社会生活中的风俗、习惯、心理和情趣。这两种表现不甘落后相互作用,则呈现为社会舆论层的观念价值融汇、渗透或积淀于社会生活层的心理习俗之中。这在近代以来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使是社会舆论层的观念价值被迫退居到社会边沿,社会生活层的心理习俗也仍在表现着自身。精神家园是无法失却的,传统文化是不能丢弃的。 (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在即将实现现代化的下个世纪的中国也应有自己的文化;不过,新世纪中国的文化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应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和形式的文化,而能显示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形式的,只有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证明,后发型工业化国家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必须将外来文化与本国传统结合起来。这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悠久的大国来说应是更加如此,外来文化不但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且还应采取中国文化的民族形式。因为文化越具有民族性才越具有世界性,而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具长久的生命力。 (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早期的生活劳作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在分裂的阶级社会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产品的文化总是带有两面性。传统文化的两面性可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阶级性和人民性。文化是精神产品,它虽由劳动人民所创造,但其被总结为理论则是由依附于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来完成的,因而传统文化总是要打上阶级的烙印;虽然如此,劳动人民的创造活动也不能不留下痕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存天理、灭人欲”、“以礼杀人”的一面,又有“仁者爱人”、“民贵君轻”的一面;前者反映了其阶级性,后者则反映了其人民性。其二是优良性与局限性。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文化不但有其优良的一面,又有其局限的一面;其优良的一面维系、促进着民族的繁衍发展,其局限的一面则阻碍、延缓着民族的生存进步。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理想,又有“安贫乐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意识。传统文化的人民性一面和优良性一面,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决定了步入现代化的国家必然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 (五)传统文化由广大的劳动人民所创造,但对其总结并上升到理论系统,则是由一些思想家、哲学家来完成的,因而任一古老的民族总有自己著称于世并作为民族象征的思想泰斗。在古代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涌现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和韩非子等思想家。孔子尚“仁”、孟子尚“义”、荀子尚“礼”、老子尚“道”、庄子尚“虚”、墨子尚“利”,韩非子尚“法”,七大圣人的学说完整地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其各自侧重的理论学说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互补的显著特色。 二、传统文化本身不能造就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产物,而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又可以说是农业文化,漫长的然而又是辉煌的封建社会文明,使得这种农业文化呈现为一种价值中心主义的特征,即这种文化关注的是社会礼仪制度的稳定和个人道德人格的提升。显然,这种文化与西方近代以来天人二分、人控制天亦即发展社会经济、建设政治民主的工业文化是不相吻合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不能造就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能适应工业化的生成的思想观念,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将人与自然混沌模糊地联在一起,只强调人对自然的适应和和谐,不注重人对自然的作用和改变。由此它不但不能形成社会化的平等平权取向,而且助长了大众对权威体制的依赖和求得庇护的心理,经济运作因此呈现出一种结构式的人格依附以及契约化的宗法从属关系。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最高观念的“天人合一”思想,缺乏一种发展社会经济、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