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6X(2001)01—0030—06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着重指精神文化。鉴于文化定义的多样性,本文所指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即人类精神活动及其物化成果的总和,它在外延上至少包括了科技、教育、文艺、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馆藏等文化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本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尤以文化产业化现象令人瞩目,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第五产业的兴起与可持续发展 1.第五产业即文化产业的兴起是产业下游化的产物。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就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服务的生产;1940年,克拉克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的中心将按照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发生变化,此即著名的“配第一克拉克”经济法则。然而,第三产业并不是“配第一克拉克”法则作用的终点,经济发展中的产业下游化趋势一刻也没有停止。在“配第一克拉克”法则的作用下,第三产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和利润结构继续分化和集中,并在20世纪90年代飞速崛起了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卫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讯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就业重点和利润中心。这时候,人们想起了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学家坂本二郎(一桥大学教授)关于“第四产业”的主张,即将第三产业中的脑力服务部分与体力服务部分区别开来,独立成为第三产业下游的第四产业。时至今日,尽管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产业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第四产业也不是产业下游化的终点,在20世纪70~80年代,日下公人等经济学家又主张将第三、第四产业中满足心理需要的文化服务和创造活动独立出来,称之第五产业。丹麦未来学家蒙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主要转移到精神需要。在此基础上,许多经济学家预言,未来的经济学将让位于文化心理学。不管这些论述精确与否,文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产业化作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已为世人关注,而那种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即第五产业之勃兴也将锐不可挡。 2.文化产业作为第五产业的兴起对于人类经济结构的演进和优化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的结构性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停滞与过剩,经济的结构优化与升级换代提上了议事日程,文化产业的兴起在这场伟大的结构性变革中发生了独特的作用。按照传统的产业划分法,文化产业属于传统的第三产业。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推动第三产业总量的扩大,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对原有的第三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提升和催化作用,它促使传统的第三产业迅速裂变出第四次产业直至第五次新兴产业群。文化产业是智力型产业,它以科学技术生产的成果为信息技术的兴盛提供了基本条件,由此诱发一场信息革命,形成了体现当代经济发展的第四产业——信息产业,将人类社会的产业结构提升了一个档次。信息技术的变革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在第四产业大发展的基础上,文化产业以精神文化产品商品化、社会化、系列化、规模化的方式直接进入到产业经济的循环中,在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给物质生产过剩的世界经济疲软注入了强心剂。从生产特点、生产内容和作用的方式与范围上看,文化产业远远超越了信息产业的物质领域,它以其特有的广泛性和渗透性提升着物质生产领域的文明程度,带动着科教、休娱、媒介、体育等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庞大的第五次产业群体勃勃兴盛,由此推动着人类知识经济时代高级阶段时期的来临。 3.文化产业作为第五产业的兴起使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枯竭的自然物质资源和日渐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着一场关于人与自然的大讨论被响亮地提了出来。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把经济增长视为目的,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其活动中心是发展的客体即物质对象,它使人成为物的奴仆。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将人的不断完善当作发展的战略旨归,强调发展在生态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综合性与持续性,它要求人类从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向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发展转变,要求人类从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的转变,要求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保证人的素质和潜力不断得到提高和发挥。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资源却是无限的,是一种比自然资源更为可贵的且可以反复利用而不消失的资源。文化产业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殖型的产业,以精神文化生产开发为主,将人类发展转向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以及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因此文化产业没有传统产业的扩展边界,这使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变为可能。正因为如此,60年代的罗马俱乐部主席佩恰依在谈论“增长的极限”时就预见性地指出,“未来的发展只能是文化的创造”,同一组织的博特金也说:“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像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起来帮助人类摆脱它的困境。”因此,只有依赖于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根本改观,人类面临的资源匮乏问题才能真正解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和显性形态 1.文化产业化的隐性形态与文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初级阶段相适应。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指文化与经济之间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的共生性发展趋势,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的运行之中,影响着经济活动的结构、规模和效率,提升着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环节的文明程度,由此形成了许多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些经过产业“化”过之后的文化,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精神文化,而是与产业行为、产业理念高度融合的文化。但是,在总体上,文化扮演的仍是经济发展的配角和产业活动的附属,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显得比较间接和隐晦,它构成了文化产业化演进的隐性阶段,并表现出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隐性形态。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文化向产业行为渗透, 以及企业管理者进行文化移植、嫁接和创新两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晶,它包括企业内部职工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以及人际关系、品牌理念等丰富的微观文化形态。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得特定企业的经营特点、生产目标与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对职工产生巨大激励作用、凝聚作用的文化力量,并逐渐沉淀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