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 (2000)12-0060-02 对许多人来说,文化的含义是追求高人一等,模仿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信奉上层阶级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高意味着喜爱文学和艺术,深谙古典文学,通晓音乐美术。人们通常称之为“高雅文化”。 然而,翻开西方文化史,我们发现,文化(culture )一词原先并非具有如此深广的含义,它仅仅是一种隐喻。如果说culture (当动词用)某个人的思想、行为、举止和艺术修养,它只有“培养”的意思,就像培养花草树木一样,而没有那么多深刻的含义。在西方,首先使用这个词判断价值观念、文明和艺术成就水平的人,是19世纪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华滋华斯。 19世纪的欧洲是文化大辩论的时代。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修·阿诺德认为,现代世界面临的选择是狭窄的,要么选择文化,要么选择无政府的混乱。在他看来,文化能够超越阶级局限,使国家得以团结统一,它甚至可以替代宗教。对于这个观点当然许多人不会赞同。因此,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也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纵观争论的历史,其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文化意指艺术、科学以及与高度文明有关的一切内容。而另一种则认为,文化仅仅是人类学上的一个术语,泛指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 这种争论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这时C·P·斯洛站出来告诉世人,人们以前对文化所作的种种解释都是不确切的,从而全盘否定了前人对此所下的各种定义。斯洛曾在剑桥大学发表过一次题为“两种文化”的著名演讲。他宣称,教育界被分成了两个阵营,两种方式,而且两者之间互不沟通,彼此不相了解,这两个阵营便是文科和理科。 斯洛认为,文学文化,即传统文化,对未来怀有憎恨和厌恶的倾向。他说,文学家不了解现代世界,为了说明这一点,他列举了维多利亚和现代一批作家,如拉斯金、威廉·莫里斯、劳伦斯等。他指出,这些作家对工业革命都有一种恐惧感。由于这个缘故,他们通过各种想象,竭力描写工业革命如何给人们带来消极影响。然而,相比之下,斯洛认为,科学家则有一种“未来感,不用思考,他们就会按照这种感觉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文化的含义”。 可是,斯洛又指出,世界不是掌握在科学家的手里,成功地主宰西方世界的是文学文化。他的观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因此被推崇为天才。人们认为他成功地解答了长期以来一直令人困扰的文化一词的概念。然而,历史现实与他的观点正好相反,出于对工业革命的了解,率先起来对它进行批判的,不是别人正是广大的作家。揭露和描写社会问题的也是作家。那么,斯洛为什么要提出一个与历史事实不符的观点呢?其根本原因是他不喜欢文学的批评性,不喜欢它对工业革命提出质疑。 在斯洛发表那篇演讲后不久,牛津大学著名的文学评论家F·R·利伟斯也发表了一篇演讲,驳斥斯洛的观点,他在演讲中竭力贬低、嘲弄斯洛,认为他根本不是什么天才,而是一个知识极其贫乏的庸才,他的演讲完全是知识浅薄的表现。 利伟斯和斯洛之间的舌战曾一度发展到非常激烈的程度,许多文人都卷了进去,发表了各自对文化的看法。T·S·艾略特在《文化的定义注释》一书中,对文化作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的整个生活……比如德比马赛日、凤尾船比赛、8月12 日(英国合法狩猎松鸡的开始日——作者注)、球类比赛、赛狗、投标游戏圆靶、文斯利代尔奶酪、19世纪哥特式教堂、埃尔加(英国作曲家——作者注)音乐等。”艾略特指出,人们对文化的理解至少覆盖三个层面:第一是个人文化;第二是阶级文化,比如英国18世纪的贵族文化;第三是指整个人类生活的文化。最后一种是从人类学角度而言,人类学家笔下的文化一词,其含义包括一个民族从宗教到婚姻各种风俗习惯、清规戒律、饮食爱好等。从人类学角度看,我们的文化不仅包括埃尔加音乐,而且还包括裸体画、足球场上的流氓、英国女王的宠物矮脚狗等等,等等。 卢梭是浪漫主义文化的真正创始人。对于浪漫主义文化,英国18世纪的历史学家吉朋曾这样评述过:“对一个富有教养的民族来说,诗歌是一种幻想的消遣,而非出自灵魂的热情。”卢梭却认为,诗歌是源于热情的灵魂,来自于美丽的大自然、深厚的友情和纯洁的性爱。这一切所构筑起来的内容远远超过一个“富有教养的民族”所具备的东西。它在人与人之间建起了真正的友爱,使人们能够真正地团结在一起。在卢梭看来,诗歌不可能是一个富有教养民族的消遣品,它不仅是一个国家,而且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一个人的文化决定着他的思想品德、道德观念等等。 浪漫主义对文化的这种理解与欧洲古老传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欧洲人发明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自传叙述体,这种文体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苏格拉底的影响。苏格拉底认为,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了解自我,特别是自白性自传,因为它记载的均是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西方最早,最著名的自白自传可能要算《圣奥古斯丁自白》。奥古斯丁(354—430)是古罗马基督教的一个神父,在这部不朽的作品中,他记述了自己的精神史,这段历史对他来说实际上就是上帝授意于他的过程。西方人之所以一直推崇这本书,主要在于奥古斯丁发现,他最终形成的正统的基督教信念是来自自己的亲身经历,而这些信念只有通过自己的生活才能完全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