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5: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66(2001)01-0061-14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整合 世纪之交,千年之交,当代世界无论从深度和广度说,都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从外在世界到人的内心精神生活,都呈现出与以往诸多不同的风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普及,各种生产要素日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毫无疑问,这种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与渗透,必将给全球人类文化与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由此也将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革。面对全球化发展现实,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将客观上造成人们在对未来文化发展模式的理解体悟上的差异,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文化进程之间的落差,可能会加剧不同文化形态间的冲突与对立,并由此进一步导致文化精神选择上的矛盾,这是一个需要很好解决的重大问题。例如对于发展中国家说来,客观上已丧失了发达国家进行工业化文明实践的那种初始环境与条件,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产生使得它们在谋求工业化文明进程的过程中,不能不进行全面的权衡与考虑。这样,在发达国家以历时性递进的文明发展进程,现在却需要发展中国家在共时性条件下完成,这种文化发展现实只能说是人类全球化发展时代历史给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馈赠。 凡此种种情形表明,当今世界已联系成一个整体,不同文化形态的运动、发展与变化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也就是说,任何个别群体(民族的、地域的或国家的)的文化实践行为都离不开所处历史时代的文化整体的价值,并受整个时代文化价值力量的统辖与制约。这种情形预示着人类将面临一次空前的文化整合。其结果,人类文化精神将在一个新层次上超越迄今为止所面临的分裂与冲突的格局。 这里我们所说的文化的整合,旨在强调把各种分散的、孤立的、甚至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整合为一种凝结着人类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理想的力量,从而使人类的文化实践行为充溢着一种健康自觉的人文精神关怀。从这一层次看,文化的整合不仅要超越具体的价值和目的,而且在整合过程中,还要抵消、同化和融合那些具体的文化价值和目的,使其顺乎人类整体的文化运作而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合力。这种文化实践合力作为一种超越性的人类文化理想,反过来将对各种具体的文化实践行为和具体文化形态具有价值导引的作用。 基于未来世界文化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面向21世纪的人类文化整合应该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1.东西方文化的沟通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差异性,使得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很难在一种平等的层面上展开。从文化哲学理论上讲,沟通总是双向的,是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对双方说都是一种主动性行为。 全球化时代促成了人类的普遍交往,这使得东西方文化之间大大增加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增强了相互间的对话。它正在为东西方文明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走向团结,走向文化融合,从而避免或减少彼此间的对立和冲突提供现实基础。我们诚然不应漠视东西方文化之间有利益的冲突,有语言、信仰、价值观念等等的差异,然而这种冲突和差异,只有在不断的交往之中才能了解,才有可能寻求逐渐消除的解决途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只是表明了全球合作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有可能在一种新的层面上增加沟通,但这并不意味着冲突的解决,也许要使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要走漫长的路。 在现时代,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应提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促进全球文明,保护民族文化”。一种全球文明的视野只能在文化开放的氛围中才能确立。 也许正是在文化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之后,在全球文化的关照下,东西方文化都重新发现了自己文化的根,也许人们才真正地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也许会变得比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还重要。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须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发达的生产力和高科技的领先地位使得西方文化在“全球文明”的进程中扮演主导角色,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与文化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严酷现实使我们在环顾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时总有一种“狼来了”的感觉。 然而,保护民族文化,并不是像对待古代文物那样把它与周围世界隔绝开来,相反,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根深叶茂的文化。民族文化需要在与外部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和发展。总之,在文化一体化时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东西方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的部分,其所凝聚的生活、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必将显示其勃勃生机,成为超越时空的世界文化精神的具有独到魅力的部分,为中华民族争得更多的世界性声誉。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必须激活各自文化的潜在生命力,使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