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建立了各级政府和民间相当完备的文化投入机制。 法国、德国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尽管国情有所不同,两国都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地位。法国以欧洲“文化中心”自居和自豪,力图保持其“文化大国”地位。法国在中央政府设有文化与通讯部,管理范围是大文化,包括全国的文化艺术、影视广播、档案资料、法语传播、建筑和美食等,在法国中央政府部级系列中与外交部、国防部一起位居前列。有关新闻报道由最高视听委员会负责、总理府直接领导,对外文化交流则由外交部管理。为了支持文化建设,法国2000年全部文化经费估计达760多亿法郎(折合100多亿美元)。 德国是联邦体制,对文化实行非集中化管理。在内政部设有文化司,绝大部分事务由各州完成;各州设有文化厅,16个州各有自己的一套文化政策和建设计划。汉堡州赋予各市以相当大的权力,每个城市对文化的保护重点和建设规划都不一样。汉堡州政府每年用3.6 亿马克支持文化建设,占全部文化经费的30%;各市及民间出资占60%;联邦政府的经费占10%。巴伐利亚州政府每年文化经费达10亿马克,占州财政支出的2%。由于经费有保障,巴伐利亚州有13个国家级博物馆, 其中的德意志自然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馆之一;又有近千个私人博物馆,其中一些馆享有政府资助。 二、高度重视文化的多样化,法国在欧洲带头抵制美国文化的冲击,但在影视方面形势严峻。 高度重视文化的多样化,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法国将文化活动、资金和设施分散到全国各地,而不是集中在首都或个别大城市,以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均衡发展。他们提出要努力实现三个平衡,即巴黎和外省的平衡,城市和乡村的平衡,市区和郊区的平衡。平衡即缩小差距。为此,法国文化与通讯部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从1996年起10年中,将政府2/3的文化投资用于外省;新上马的大型文化设施大部分建在外省。 法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文化设施建设的资助,从1996年起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25%左右。在各级政府和民间支持下,各地频繁举办各种演出、展览、艺术节等活动,仅法国文化与通讯部每年出版的《文化活动指南》上就列有1.2万项。法国的文化活动注重国际性和多样性, 中央及地方都越来越广泛地邀请外国文化艺术团体参加其文化活动,或者到法国举办文化活动。1999年,我国在巴黎成功举办了以“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为主题的“1999巴黎中国文化周”活动,在法国各地举办或参与举办了50多起中国周、日及文化博览会等活动,其中7 月在蒙塔尔纪市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博览会”、10月在洛里昂市举办的“中国文化展”颇具规模和影响。我们在法期间,适逢巴黎举办“中国文化季”活动,大型的“龙之声——中国钟铃艺术展”由中法合作,正紧张地进行布展工作。法国还举办一年一度的法国音乐节、巴黎秋季艺术节、阿维尼翁戏剧节等国际性文化活动,广泛邀请世界各国有关艺术团体参加,具有相当大的国际影响。这些活动反映了法国维系“文化大国”形象和在国际方面倡导文化多样化的努力。 德国由各州独立制定和实施文化政策,国内文化多样化发展较法国更加突出。多数政党甚至公开反对形成和发展一种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更反对把这种文化捧为世界上一流的或最优秀的文化,并把它视为新纳粹主义的文化主张来加以警惕。德国各州市比较注重与外国结成友好城市,并与之开展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 法国在欧洲带头抵制美国文化的冲击。法国总统希拉克、总理若斯潘都曾公开批评并号召抵制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把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的冲击视为“文化侵略”。这得到法国朝野几乎一致的支持。法国著名演员阿兰·德隆批评说:“美国把电影当工业,而我们把电影当艺术。”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吉莱斯·雅各布批评说:“美国不仅热衷于输出它的电影,还热衷于输出它的生活方式。”著名作家克洛德·卡雷尔说,欧美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真正的影视大战”,双方的文化体制截然不同,美国文化追求商业性和“不择手段”地“征服世界的目标”,欧洲文化注重固有的“文化特性”,强调文化“应该是多样性的”。法国的农民还几度上街示威游行,抗议美国快餐文化吞噬法国市场。 针对美国文化的冲击,法国政府1989年曾说服欧共体签署一项公约,呼吁成员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欧洲本土的电影、电视、戏剧、艺术和教育节目得到充分重视,安排足够的播出、放映时间(例如,所播放电视节目的40%必须是本国或欧盟成员国创制的节目),以反映欧洲人民的创造能力,促进欧洲多元文化的发展。1991年,在法国的推动下,欧盟实施为期5年、预算约2.4亿美元的“欧洲媒体计划”。1993年,法国为把视听产品排除在自由贸易之外,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与美进行激烈斗争。1994年4月,欧盟发表绿皮书, 提出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提高欧洲影视产品质量,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迎接美国挑战的发展战略。1996年,欧盟继续拨款,实施又一期5 年的“欧洲媒体计划2”,主要用于资助、扶持欧洲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 振兴欧盟电影业。1998年6月,19个国家在加拿大渥太华开会, 把美国排除在外,讨论有关美国文化统治地位问题。会议认为自由贸易威胁各国自己的文化,与会国讨论了把文化产品排除在降低贸易壁垒的有关协定之外的方法。在所有这些活动中,法国是挑头的角色。 法国领头,团结欧洲乃至美洲国家抵制美国文化冲击,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影视方面,形势却越来越严峻。90年代以来,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出现越来越多的私营电视台,大力发展付费电视和卫星电视。出于商业上的考虑, 这些电视台往往从美国进口电视节目、连续剧招徕观众,并通过重播来降低费用。它们的商业味道、好莱坞味道越来越浓,播放美国片的比例一再突破欧盟规定的配额限制,这个比例在有的私营电视台甚至达到95%。同时,法国国营电视台显得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经常播放长时间的座谈会,反映法国及欧洲现实生活的国产电视剧数量很少,而且多数又较为单调、粗糙。我们接触到的电视观众,无论是法国人还是外国人,大都对法国国营电视台的节目质量表示不满。现在,欧洲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在影视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的兴趣不在继承和弘扬法国及欧洲的文化传统,而在进入外国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上,因此它们倾向于投资制作具有“国际品味”的英文故事片和连续剧,其产品反映欧洲本土文化特色越来越少。加上欧盟成员国民族特性各异,存在不少利益差别。法国及一些南欧国家力主加强欧盟对各国影视业的干预,英国、德国及丹麦等北欧国家则对影视管理较少限制,激烈反对欧盟这个经贸集团干预欧洲文化事务。它们各行其是,未能在欧盟范围形成统一的影视生产销售系统,而美国乘机在欧洲建成庞大的影视销售网络,逐步垄断了欧洲影视市场。德国的电影市场85%以上已被美国占领,就是在号称“欧洲电影最可靠堡垒”的法国,美国也已占领市场份额70%以上,法国本国电影仅占20%左右。这种情况引起法国朝野严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