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西部大开发,人们已经谈了很多。值得注意的是,论者们不约而同地都提出了文化问题。关于“文化”概念的解说,纷繁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文化是人的社会化活动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某种观念,它同时也是实践,是贯彻着某种观念的实践。”(注:郭湛《大文化观念:一种理解和行为的依据》,《世纪评论》1998年第1期。 )这里所说的观念,正是人的尺度、人的形式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这种以人的尺度、人的形式为主导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不仅仅改造了外在的自然,使之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对象世界”,而且也在不断“炼出新的品质”,改造着人自身的内在自然。所以,任何意义上的开发与进步,实质上展现的都是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以及发展程度。或者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显与对象化。这也正是人们所说的东西部差距的实质是人的差距的立论基础。了解和把握这一点,对于制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它大大拓展了习惯思维对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树立大文化观,提高对社会发展整体性的认识。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外显与对象化,表现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必然呈现为社会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这种整体性一旦遭到破坏,必然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被扭曲,最终危及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从50年代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变到70年代以来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这一曲折历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由此得出的第一点认识就是,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一定要有大文化的眼光,不能机械地把它仅仅看作所谓文化部门的事。事实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一个文化底蕴和文化表达形式的问题,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有机的整体。 其次,既然文化展现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形式及发展程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显与对象化,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外于文化。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文化人”。反过来,每个人对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都在起作用,正如德国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所说的那样:“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我们又由文化所产生。这是一个伟大的因果循环体系,我们决定文化,文化塑造我们。”(注:转引自王恒富等主编《文化经济学》第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由此得出的第二个认识就是, 文化建设不只是少数专业人员、专业团体、专管部门的专门任务,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因此,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就必须折除所谓文化人与一般人之间的壁垒,把社会公众看作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主体,而不仅仅把他们当作被动的受众。 以上两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的核心,就是不能再停留在工具理性的层次来看待文化,“经济进步应该属于文化目的,而文化应该视作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源泉。”(注:欧洲委员会《法国文化政策》1988年。转引自肖云上《法国的文化政策》,《国际观察》 1999年第6期。)所以,西部大开发,在讨论文化发展战略的时候,应该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更多地关注社会的整体协调运行,关注改善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关注人的发展提高。 二 根据以上思路,西部的文化发展战略应当把根除惰性文化、提高人的素质、重塑西部形象、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作为基本目的。 (一)惰性文化主要是指一种安贫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有的研究者将其称为“贫困文化”,并且列举了它的六大主要特征: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经济观;“等、靠、要”的度日观。(注:见贾俊民《贫困文化:贫困的贫困》,《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5期。)其实, 至少还可以加上两条:畏难怕险、墨守成规的工作观;喝酒赌博、事鬼迷“性”的娱乐观。惰性(贫困)文化与描述人的智力发展低下状况时所说的“文化贫困”不属同一层面,它触及到人的深层精神世界,是“人的追求、理想和信念体系”(注:见贾俊民《贫困文化:贫困的贫困》,《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5期。),说到底,是一种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一部文化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追求价值、创造价值的历史。正是在这种追求与创造中,人才能不断地改造外部世界,完善自身。而惰性(贫困)文化作为一种落后的价值观,却把人引向封闭保守,压制人吸收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压抑人的创新能力。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求同自足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及行为选择。经济落后地区随处可见的小富即安、持贫不脱、工作中缺乏闯劲与新意等现象,以及普遍存在的低层次、低品位文化行为,都可以由此得到解释。因此,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必须根除这种惰性(贫困)文化。否则,很难真正打开人的发展提高之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将会变得遥无期日。治贫先治愚,治愚先“疗”心,便理所应当地成为甘肃文化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 (二)治愚就是要扫除愚昧,提高人的吸收知识的能力,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疗”心就是要根除惰性(贫困)文化,实现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和大转变,它们相辅相成。吸收新知识,必然有利于心智的开放与转化;心智的开放与转化,又会加速对新知识的吸收,二者都要落实到人的素质的提高上,这既符合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要求,又是根除惰性(贫困)文化战略目标的具体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