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观点,“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p.291—292]这对于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的因特网,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其中所隐含的社会科学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新任务,也是非常明显的。 1994年是中国正式进入因特网的年代。三年以后,在深圳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提出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以此为动力,中国的网络环境与信息资源开发迅速腾飞。短短几年时间,因特网用户从1996年的10万、1997年的80万、1998年的210万、1999年的890万,发展到2000年上半年的1690万。如此快速的发展背后不仅是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和对经济形态的冲击,还有与社会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情感习惯相连接的跌荡起伏,并因此产生了对相关的理论问题、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意义进行探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拟从国际背景出发,对因特网发展的文化内涵作一探讨。因特网这一新媒介对于社会的影响,究其根本来说,乃源于信息的传播方式、加工制作过程以及信息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它对于现代社会的最大冲击莫过于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它不仅影响和改变了现有的交往方式,而且正在或将要创造出新的交往方式;相对于其他的大众传播媒介,因特网中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以更加明显的对立方式表现出来,由此向人类特别地提出了21世纪的巨大挑战:着手把我们的技术与我们的人性统一起来,着手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 (一) 人们现在常常喜欢谈论的话题是,因特网的发展将使整个世界发生深刻之极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似乎难以预料;如果说信息时代的规模和影响堪与工业革命相提并论的话,那么,在功能和作用方面,作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因特网至少比得上工业革命时期的铁路和电。 因特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也的确印证着这样的话题。在某种程度上,因特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休闲方式,而且,它正在渗入我们的生活和人类本性的内部和底层:我们的消费方式、儿童的休闲方式、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方式、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方式、民族保持其文化遗产的方式、甚至国家的界限和构成方式,都将受到影响和冲击。它也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与是否拥有网络资源、以及拥有的程度如何为分界线的贫富差异有可能加剧;罪犯和带有特殊目的的公司或集团有可能侵犯我们的银行帐户、医疗档案和私人通信;有一批人、尤其是青少年有可能成为“网虫”,沉湎和满足于在虚拟的环境中与虚拟的物和虚拟的人打交道。 从探讨因特网发展的文化内涵着手,可以看出,在因特网与众多的社会构成方式的变化的连结中,有一个基础性的、比较根本的变化。它使得因特网在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凸现,也促成了因特网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这一比较根本的变化涉及信息的传播方式、信息的加工制作过程和信息本身。 “信息”一词具有相当大的模糊性,但它之离开陈述的语句意义,而成为通讯交换的纯数量单位与美国数学家克劳德·申农的工作密不可分。他在40年代后期出版了《传播的数学理论》,这是一本对当代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革命性地使用“信息”的方式具有直接影响的著作。在他那里,第一次出现了作为二进制的信息量的基本单位——比特,通过这样一个纯计量单位,所有通讯技术的传输能力都可以量化了。今天,因特网的研制者们对申农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说他“使比特这个词家喻户晓”,他所从事的工作“是一条长长技术链上的许多关键进展之一,这条链通向计算机,并最终抵达‘万维网’。”[2—p.4] 由申农的基本思想所孕育出的两个技术进步——计算机微型化和长途通讯的扩展——为因特网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因特网的出现也同时给信息、信息传递和信息理论带来了变化。如今,千百万最为普通的个人计算机进入通信通道,构成了连结全球的信息网络。在这里,信息量之丰富,可以用“不可枯竭”来形容;获取信息之快捷、便利和低成本的程度,为任何其他大众媒介所不能比拟。具体说来,网络上的信息传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如下特征: (1)信息传递的路径并非是固定的, 并非是按照当年所设计的“从信源到信宿”的单向通道,而是网状的、松散的,这里有点对面的传播、更多的则是点对点、面对面的传播。作为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申农的理论与模式主要运用于该实验室的一个特定领域,其大致设想是,由于噪音的存在,“由信源发出的讯息与由接收器还原并送达信宿的讯息,这两者的含义可能不一样”。[3.p.21]后来的信息技术的研究者们一方面肯定申农的数学公式对于传播技术研究的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其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的不足。理论上先后有M·L·德福勒、W·施拉姆和F·丹斯等人通过增加反馈、提出循环的传播模式与螺旋的传播模式等途径对其作出修正。但直到因特网的出现才使信息传递的路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则上,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与其他任何计算机具有同样的能力,所以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一台计算机交流,某处受到阻拦的信息,可以在别的地方进入网络,或者改头换面以另一种形式进入网络,由此在前所未有的意义上构成了信息流动的开放性和交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