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到20年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京,但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却一会儿在北京,一会儿在上海,发生过几次大的移动。具体地说就是在晚清先从北京移到上海,“五四”文学革命时又从上海移到北京,二三十年代再从北京移到上海。在短短的四五十年内就发生如此频繁的文化中心转移,这种状况,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它们到底是怎样移动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几次移动?这便是本文试图探索的问题。 中国古代由于是大一统的专制社会,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基本上是重合的。例如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长安,文化中心也在长安。北宋的政治中心在汴梁,文化中心也在汴梁。元代的政治中心在大都,文化中心也在大都。他们的首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不存在二者的分离。 然而在晚清时期,中国却发生了文化中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由于华洋合居的租界在上海的出现,资本主义工业与商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条件,近代报刊业、出版业在上海有了较大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北京。上海的文化事业,也就迅猛地发展起来。于是,北京当时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上海则可以算是文化中心,因为它领导了当时中国的文化建设。当时全国近代文学期刊和以文学为主的期刊共有90种,其中上海出版的有75种,占总数的83.3%。《马关条约》之前全国文学期刊只有5种,全部都在上海出版,上海占全国总数的100%。《马关条件》签订后到辛亥革命之前的全国文学期刊共有26种,其中第二年移到上海出版的《新小说》不算,上海出版的有15种,至少占总数的57.7%,民初出版的文学期刊有59种,其中上海出版的有55种,占全国总数的93.2%。晚清出版的创作小说加上翻译小说共计约1207种,其中上海出版的总数为884种,至少占全国总数的73.2%。 民初小说由于缺乏详备的总目录,统计只能暂付阙如,但可以估计上海所占的比重与晚清相比相差不会太多(注:参阅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近代报纸开辟文艺副刊,也是在上海首创的。到近代后期,《申报》副刊《自由谈》、《新闻报》副刊《快活林》、《时报》副刊《余兴》、还有《民权报》副刊,都是当时著名的大报文艺副刊,颇有社会影响。无论就订户还是办报质量而论,上海报纸的文艺副刊都在全国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晚清还有一支小报队伍,它们基本上是文学性的,阿英的《晚清小报录》历数27种,全部出版在上海。外地也有文学性报纸如汉口的《扬子江小说日报》等,但是上海占了全国文学性报刊的很大比重,是可以肯定的。 数量统计只是一个方面,还有质量上的统计。中国近代质量较高、社会影响较大的文学期刊,绝大部分都出版于上海。晚清的《海上花列传》、《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碎琴楼》,民初的《广陵潮》、《断鸿零雁记》、《玉梨魂》、《孽冤镜》、《雪鸿泪史》、《补过》等小说,都是当时最著名的。其他一些社会影响较大,质量也较高的小说,也都发表于上海。它们更能显示近代上海文学在全国近代文学中的地位。 事实上,上海近代文学领导了当时的中国文学发展。“报章体”文章改变了传统古文的形态,它是在上海首先兴旺起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传教士的文章。梁启超最早提出变革小说的思想,是发表在上海的《时务报》上,他后来在境外提出“小说界革命”,创办《新小说》。《新小说》的发行一直在上海,第二年编辑部也转到上海。上海小说界热烈响应“小说界革命”,成为这场小说运动的主力。近代的文学“商品化”最初也是在上海盛行,由上海推向全国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作者、读者、文本、语言、文学体裁的形态(注:参阅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正因为上海当时还领导了中国文学发展的趋势,所以它是当时中国的文学中心。 然而,在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文学中心之后,上海的弱点也充分暴露了。上海与北京相比,北京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集中了大批当时的士大夫精英,是传统文化的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教育也比较重视。上海则是传统文化比较薄弱的地方,在开埠以前,它在文化上既不如松江,也不如嘉定,更无法与人文荟萃的苏州、常熟相比。正由于传统文化薄弱,上海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时阻力较小,而西方文化的影响又帮助壮大了上海的文化实力(注:参阅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但是,上海文化底子薄的状况仍然影响到上海以后的文化发展,其中最重要的薄弱环节,便是对教育不够重视。 其实,上海的近代新式教育起步并不晚,在近代中国还常常处于领先的地位。上海的广方言馆早在1863年就已经创办,只比京师同文馆晚了一年。1850年,英国传教士就在上海创办了英华书院,美国传教士则创办了清心书院、天主教创办了徐汇公学(圣芳济书院)。1874年,由无锡徐寿和英国人傅兰雅发起,禀淮南北洋大臣,邀集中西绅商捐资在上海创设格致书院,除延聘西士教习化学、矿学并按期延请中西名人学士讲演格致学理外,还设博物院、藏书楼供学生实习和阅览。1878年,上海张焕纶创办正蒙书院(后改名梅溪学校),分设国文、舆地、经史、时务、格致、数学、歌诗等科。1879年,美国传教士创办了圣约翰书院,按照原先的设想,它是应作为大学建立起来的。1882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又创办了中西书院。就当时的中国近代教育情况看,上海无疑是处在领先地位的,这些学校要比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早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