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4193(2000)04—0051—05 传统文化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代社会成员的心理深处。为此,本文着重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类型之蕴义及其内部的不同类型。 一、传统文化类型之蕴义 传统文化类型是文化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传统文化的厘定与剖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类型”这一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学者拉夫·林顿(Ralph Linton)在所著的《人的研究》(1936年)中最早提出的。然对它的界定与论述,则是美国进化论者斯图尔德1955年出版的《文化变异论》。他认为,文化类型是不同的民族文化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特质相互整合的心理特征网点:它不是全部的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的总和或集合,而是指那些有代表性的、具有因果联系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是与文化结构相关的,具有功能上和生态上的联系;它代表着一个特殊的时间顺序和发展水平,表示着各民族之间的本质差别。这段论述揭示了两个基本点:其一,它不是整个文化的外延,或文化元素的总和;其二,它仅仅是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与他族文化的本质上的区别点,体现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所以它类似于在文化网罩上的若干代表性的网点。 传统文化类型,“是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文化共同体最本质的特征。”[1](P256-257)这一定义,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胪析与把握: 首先,传统文化类型是各种文化形态体系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人类不同群体在历史上共同参与的结果。[2](P319)斯大林曾指出, 一个民族一定要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共同的语言及表现共同心理的共同文化,才成为民族。一种表现共同心理的共同文化之所以为一个民族所必需,是因为它有民族认同的巨大价值。那些体现出民族特质的语言、习俗、伦理、道德、宗教、建筑、制度等社会文化,是一种历史遗产,有着独自性和完整性,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后形成了一种文化形态,即文化共同体。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自成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一个包含多民族文化系统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华夏族或汉民族文化系统最为完整、发展水平最高,一直居于领先、主导地位。 其次,文化类型是指各种文化形态体系中最有特色、最能体现一种文化本质属性的特征,而不是指它的全部特征的总和。文化的范围甚广,有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体。学者张岱年、程宜山认为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3](P4):第一层是思想、意识、观念等。 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一是思维方式,这是首要部分;第二层次是文物,即表现文化的实物,它既包括像哲学的著作、文艺家的文学艺术作品一类的“物”,也包括科学技术物化形态的“物”,即人工改造过的物质,这是形态上的,是属于主属地位;第三层次是制度、风俗,是思想观念所凝结成的制度法律、规章教示等。 传统文化类型要体现出该民族自古以来所具有的文化特征,而文化特征又由文化要素所构成,其中居多是不可离的文化要素。如中国殷周时期的分封制、井田制、贵族制、就具有“三者相扶以行,孤行则踬”(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的不可离关系。同一个文化系统中,那些相容且不可离的文化要素相沿己久,就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稳定不变的机制。从这个角度看,有人据此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类型的诸多观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类型 中国传统文化内部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文化,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雅俗之分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雅俗之分。雅文化亦可称为士大夫文化或精英文化;俗文化亦可称为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 1、中国传统雅文化。“雅”字, 是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雅诗”中套用过来的。雅是“正”的意思。士大夫文化是少数人的文化,它既有统治阶层的思想意识,也反映了民族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的要素。他们一般都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较好地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其思想文化比较系统、精致、深刻,书生气浓,文化思想趋于保守僵化,且具有较浓厚的空想色彩。在人生价值上,他们奉“重义轻利”、“崇德贱力”为人生之圭臬。 我们以《诗经》为例。雅诗是中央王畿的声调,与地方土乐是相对称的。除些许小雅的个别篇章反映了劳动生活,如《无羊》赞美牛羊的蕃盛、《何草不黄》表现怨愤的情感外,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小雅与所有的大雅描写的是祭祀祖宗、社稷土地、记叙历史、征战斗争等内容。如记叙周族历史基本上以大雅为主,这些诗叙事性强,篇幅略长,句型整齐,讲究篇章结构,明显表现出士大夫文人撰写的印迹。从描写的内容方面来看,多通过追忆祖先的发迹经过来表现其神异不凡,颂扬其德配上帝、功盖天人的德行。其中《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叙述周自始祖后稷至武王灭殷的全部发展经过:《生民》写周的始祖后稷的发迹,《公刘》写远祖公刘率部族从邰迁到豳,并在豳州开荒辟地,建屋定居的经过,《绵》写文王的祖父从豳迁到岐山营建城郭宫室的情形,《皇矣》从太王、太伯、王季叙到文王伐密伐崇,《大明》从文王出生写到武王伐纣。这些诗大都是根据传说写出来的,叙事比较呆板、稳滞,缺乏细致的情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