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大潮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各种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得到创新,其生产品种和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危害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阻滞作用。文化传播和文化市场的混乱现象亟待治理。本文拟就文化传播和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策略作一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 在我国,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其他商品市场一样,文化市场也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但文化市场与受自由竞争支配的其他商品市场不同的地方,在于文化产品价值不同于其他商品的价值。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主要不在于一般商品所具有的物质价值,而体现为文化价值(如知识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道德价值等)。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文化价值不像其他商品价值一样具有物质实用性和个人独享性,而是表现出精神性和共享性。商品价值决定于商品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文化产品除了它的物质形态(如音乐激光唱片硬件)所物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估量以外,它蕴涵的精神内容形成所需要的智力劳动(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很难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因而文化产品的价格并非像一般商品的价格那样反映出能被量化的实用价值。文化产品的价值指向对主体综合素质、文化人格的塑造和对社会人文价值观念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不能用经济效益来估量的。从上述意义上说,将文化产品的价值和文化市场的目的完全定位在一般商品的赢利性之上,是对文化价值的偏离。文化创造是以对真善美的探索和追求,对知识价值、精神价值的崇尚为目的的。 当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品也要实现自己的商品价值,文化市场也要按照市场规律来经营。只有适应市场规律和实行产业化、商业化经营,文化事业才有可能得到生存、发展和繁荣。这就形成了文化价值的非赢利性和文化商品的赢利性的对立统一。如果我们看不到这种对立统一,不能正确地处理这种对立统一,而是单纯强调其中一个方面,把两个方面对立起来,都会损害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文化市场带来负面影响。或以文化价值的非赢利性代替文化商品的赢利性,或以文化商品赢利性淹没文化价值的非赢利性,其结果不是造成文化的凋零,就是导致文化价值的错位。显然这种矛盾的解决有待加强文化市场的积极引导和科学规范,以求实现文化价值取向与市场价值取向的协调与平衡。 我们再来看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属性。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产品是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它也要按照价值规律,受到市场经济法则的制约。但是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之所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于它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精神文化产品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尤其是属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更是如此。因此,社会主义文化产品具有双重属性:商品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同样具有双重性质:商品市场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思想阵地的性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待一般商品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文化产品,用对待管理商品市场的办法来管理文化市场,而必须按照文化市场的客观规律,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其健康、有序的运行,成为名副其实的传播科学文化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 二 那么,当前文化传播和文化市场中到底存在哪些与文化价值、与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相背离的问题呢? 其一,盲目崇洋者未减。毋庸否认,现代西方文化中蕴涵着科学和民主的精神,我们完全有必要吸取优秀的西方文化,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引进和借鉴西方文明,用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而在我们国家有些人对优秀的西方文化并无兴趣,却极力推崇西方文化中的精神垃圾。明明是国货精品,却偏要取个洋名或以洋形象面世为荣。或者以宣扬西方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为时髦。什么非理性、荒诞等等,都被有些人奉为至宝,竭力模仿,如法炮制,就连广告、封面女郎都模仿洋腔洋情调,似乎不带“洋”字出个“洋”味,就上不了档次,登不了大雅之堂。有些影视录像、书画杂志为了增强所谓“可看性”,“可读性”,迎合有些受众的低级趣味,以毫无艺术品位的裸体镜头和画面引诱观众和读者,有些文学作品热衷于“性”题材,有些街头巷尾的录像放演厅为了提高卖座率,争先恐后地上演色情暴力片,火药味甚嚣尘上。一些青少年走上流氓、暴力犯罪道路,都与色情、暴力文化的教唆有直接关系。 其二,鼓吹封建糟粕者不少。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需要。但有人对古代文化不加批判和选择地“兼收并蓄”,甚至打着继承传统文化的招牌,宣扬封建糟粕、愚昧迷信。有些人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王权表现超乎寻常的兴趣,利用影视、小说作品,纷纷老戏新说、旧故事新编,任意篡改、歪曲、丑化历史,随心所欲地“推陈出新”。各种商品商标纷纷冠以早已作古的历史人物名称,甚至连一些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也有幸在当代称“王”称“霸”,装神弄鬼。各种宣扬封建迷信、神秘气功和特异功能的书籍充斥书摊。农村不少地方大兴土木,重建土地神及其他神灵的庙宇,焚香烧纸,乌烟瘴气,这与上述错误的文化导向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