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00)05-0022-06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许多文明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是不同的人群创化的结果,反映不同人类种群的智慧,各种模式分别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为深远、波及最广的则是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近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方向,二者在精神意涵和行为规则上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1]。本文欲从其文明发展模式上论述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一、英美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英国人的现代思维方式是在传统与变革的冲突中形成的,这是一种对经验极为尊崇的理性思维方式,它有别于宗教的盲从和迷信,也有别于德国人的那种过于抽象的形而上的理性主义及浪漫主义,对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观察与分析,但对待理性则非常审慎,甚至有贬抑人类理性的倾向,“一般说来,理性在人类事务中起着相当小的作用;也就是说,尽管人类的个人理性是有限的,并且也是不完全的,但她还是已经取得了她拥有的一切成就。”[2]他们认为,人并不具备高度理性和智慧,而不过是十分缺乏理性、又易犯错误的生物。个人的错误只能在社会的过程中得到修正,这一过程的目标在于最有效地利用非常不完全的材料。这种思维方式使英国人十分重视经验,热衷于从经验中学习,轻视严格的逻辑一致性和漫长的论证过程。在处理事实与价值、理想与现实的问题时,更倾向于把二者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划归为两个世界的东西,认定从事实中推不出价值来,真与善是不一致的,至真的未必就是至善的,二者不能相互取代。由此他们主张:一切事物依其自然的程序而发展,人类只能经验地把握它们,相信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除了经验之外,人类并不知道其他更多的东西。这就是英国人据以行事的依据,也是他们极为珍视的精神财富。正因为如此,英国人对任何未被经验证明的事物,都惯于以漠然的旁观态度对之,他们从不轻易地去热烈拥抱某种新理论或扑向一种新事物,总是以怀疑的态度等等看,或者小心翼翼地试着瞧。他们认为,没有观念同样能干一番大事业,所以英国人把光荣革命确立的立宪政体看作是传统与变革的完美结合,光荣革命可视为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以此为基点,形成后世英国历史上两种主要的政治倾向,即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这两种倾向的冲突与融合,导致了英国式发展道路的形成。 英国的保守主义是一种稳重守成的力量。它并非一味地顽固抵抗变革和进步,而是对变革规模、程度及方式持谨慎和稳重态度。“保守”非指倒退或抵抗变革,而是指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传统事物,并且在不得不变革时,把变革的幅度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对英国人来说,保守主义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人们对未来不可捉摸的命运的恐惧与惶惑,是守旧求稳、保持传统的连续性的心灵基础[3]。因此,当现存制度尚需维系时,它就坚守阵地,拒斥变革;但当已有的体制已不适应需要时,它则允许一定程度的变革。不过,它常常把这种变革解释为维护传统,并从传统中援引其依据,变革的结果,反又成为保守主义守卫的新地盘,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和反对变革和倒退的新的基础,从而将其融入强大的传统中。“希望进步和害怕前进中的危险,这两种心情在表面上是矛盾的,而在实际上却是相互补充、互为条件的…进步依靠守旧思想来使它成为明智、有效和切合实际的行动……人们在整个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首析,虽然不是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以合理的比例来调和这种倾向,既不至于过分大胆或轻率,也不至于过分慎重或延迟。”[4] “激进”(Radical)一词源于拉丁文“根基”(Radix)一词,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刨根究底”,“触动根基”的含义;一是“归根到底”、“正本清源”的意思,两种截然相反的含义却涵纳在同一词里,这正反映了英国激进主义的特色。激进主义也是光荣革命后形成的,它认为英国制度千疮百孔,弊端丛生,必须经过彻底改造才能符合人民的要求。因此,它要求对现存制度进行变革,主张用平等、公正与正义的尺度来衡量现存制度中的一切,并得出必须改革的结论,因为无论何时,用理想的尺度进行衡量,现实总是不足的。从这一点看,激进主义也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倾向。不过,由于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都是从光荣革命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中产生的,二者具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基础。所不同的是,激进主义强调变革,并以此为依据,说明变革的合理性。保守主义则主张维护传统,甚至将光荣革命本身也说成是恢复传统,将变革说成是标新立异,有很大风险,不宜提倡。当然,保守主义并不排斥“有保留的变革”,它也无法否认光荣革命乃是对现存的一种变协,这表明它有接受变革的基础;另一方面,激进主义又天生地含有传统主义因素,试图用一种更古老的传统来为其否定传统寻找根据[3]。这样,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就非两种截然相反的力,而是可以在某一点相互契合,相互有待,以便有效地控制“政治机器”因过势而导致的灾难。这就是英国何以能在传统与变革的相互交融中稳步前进的原因。 美国人的文明模式有着与英国极为相似的特征。在文化传承上,它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并将之发展为实用主义。事实上,美国的文明传统主要源自清教主义、经验主义,同时也有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成份,但这样“杂烩拼盘”全被美国化了,而且这种演化逐渐变得越来越彻底。清教主义已非原来意义上的清教主义,不再仅仅是一种神学思想,而是渗透了世俗思想;它已摆脱不了信奉国教的压力,不再是一个教派的挑战,而成为哲学的工具。启蒙运动也完成了它的启蒙任务,但没有诱发战争和革命,没有造成阶级对抗或过去与未来的冲突,由于不需要克服教会和国家的障碍,不需要清除丑恶,也就避免了大量的流血牺牲(美国人未经历等级制的封建专制社会,没有极端不平等和阶级压迫的历史)。启蒙运动在法、德曾引起爆炸,但在美国却被熔化,而变得温和、平静和普遍,它使对立的事物融为一体。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历史特征,使得美国人发明了实用主义,并使其成为美国人的哲学、思想和行为的理论基础。因此,在美国历史上,也出现了类似英国的现象,这就是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对峙和融合,美国的保守主义思想体系植根于本土的清教——扬基——中产阶级传统利益和文化结构。它坚持国家政权应由殷实古老家庭的绅士君子式领袖人物执掌。其政党理想是以道德良知治国,在发展经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强调人性净化和社会合理秩序。激进主义及其改革思潮则以广大移民(1890—1920年新移民浪潮带来2000万人口,聚集工业都市)和新进知识界为靠山,要求机会均等和广泛民主,造成改革压力。这两种政治势力交替统治、互为补充并相互制衡、彼此牵制,使美国社会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但是二者的行动都非为消灭和吞噬对方,而是依据宪法合法行动,这就避免了法德那种由于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思潮所造成的革命和法西斯主义后果,避免了流血事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动荡,使社会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