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69(2000)04-0022-06 界说 三峡地区(长江三峡主干、支流所涵盖的广大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和人文精神著称于世,其文化也独具特色并具有深厚韵味,像它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一样为世人所注目。 随着地域文化在祖国大地的升温,三峡文化研究也逐渐热烈了起来。对于这一地区的文化如何正名?是我们首先要界说的。有的同志主张叫巴楚文化,收集了大量巴文化与楚文化的研究资料,来证明这一地区的文化是亦巴亦楚、巴中有楚、楚中有巴,巴楚文化在这一地区相互交融。这的确抓住了本地区文化的一个特色,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研究。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归纳尚不能完全概括本地域文化的特色,正名并不十分令人信服。因为楚文化有自己的地域和特色,巴文化也有自己的地域和特色,它们的交融只是一种边缘文化,用这种交融来概括三峡地域文化的特色,似乎使人觉得三峡地区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有的只是巴文化与楚文化的影响而已。三峡地区是巴人生活的主要地区,说它受巴文化的影响,这是毫无疑义的;巴人与楚国长期交往和战争,并与楚人杂居,自然不能否认楚文化的影响;但它同时也受中原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与其它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不可否认的。说它是巴楚文化,也就忽略了其它文化的影响,至少是低估了这种影响。再说地域文化,应有严谨的疆土范围,楚文化以楚国的疆土为范围,蜀文化以四川一带为范围,中原文化以陕、甘、山西、河南一带为范围,滇文化以云南一带为范围,巴文化以鄂西、湘西、川东一带为范围。说三峡地区的文化是巴楚文化,乍听起来,就不明白它的地域范围是什么了,是不是它既涵盖楚国的地域疆土、又涵盖巴国的地域疆土呢?这样是否既太宽泛又不合逻辑呢?或者说是指巴与楚两国相交的边缘地带,这也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三峡地区的楚人与巴人是相互交错的居住在一起,不限于边缘接壤处,也就没有明确的边缘地带。如此说来,不如直接把三峡地区的文化就称之为“三峡文化”,这样地域范围明确,文化特色亦好界定。 那么,什么是三峡文化呢?三峡文化,顾名思义,是三峡地区的文化。三峡文化,是三峡人民几千年来独具特色的卓越创造,是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汇,是对雄伟壮丽、气势恢宏的三峡地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的审美经验的积累,是三峡地区人民审美心理、审美意识、文化艺术的历史积淀,是各种艺术汇集的洋洋大观。既有诗词歌赋又有民间歌谣;既有奇特的民风民俗,又有浪漫的民间传说;既有奔放的长江号子,又有典雅的长阳南曲;既有古风犹存的摆手舞,又有粗犷恢谐的远安花鼓;既有土色土香的薅草锣鼓,又有中华民族艺术高峰的屈赋……是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艺术风貌的显示。三峡文化既是三峡地区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历史经验的积累,是本地千千万万的民间作者和艺术家们的创造,也包含外地诗人、作家、艺术家在三峡地区所留下的光辉诗篇和不朽墨迹。 三峡文化有多层文化蕴含,下面逐一分析。 主要特色:人与奇山秀水的和谐 三峡文化的主要特色是什么?可简单地概括为:三峡文化具有浓厚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即由长江三峡流域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民性格特征、风俗习惯倾向、审美倾向和艺术特色。其中对三峡奇丽壮美的自然风光的审美反映尤为突出,简言之,是人与奇山秀水的和谐。 三峡地区的自然风光,是壮美和崇高的典范。长江三峡江水之湍急、江边山势之险峻、云气水雾变幻之诡谲,均为世所罕见。三峡既奇且险且峻,令人惊叹!两岸奇峰峻岭,遮天蔽日,逼使江流随山势而回旋。其山不象庐山、泰山那样一山耸峙,有山无江,而是群峰聚集、深广无比。长达192公里的长江三峡地段,被嵯峨嶙峋、连绵不断、形态各异的群峰紧锁,江流变窄,最狭窄处仅有一、二百米,江流象一条巨龙要挣脱枷锁,左冲右突,以雷霆万钧之势夺路东奔。峡江水流突出的特点是“急”“猛”“势”,给人以初见惊惧、复见壮美,再见精神焕发的审美感受,催人向上。长江三峡有支流,风光各异,各有千秋,美不胜收。有号称小三峡的大宁河,风光奇丽诡谲;有具有原始风貌的神龙溪,风光俊秀神奇;有飘浮着桃花鱼的香溪,流溢着绝代佳人的神韵;有百里画廊的清江,充满着巴人的神话传说和民风民俗……三峡壮美的自然环境不仅构成了三峡人民赖以生存繁衍的基石,而且也是他们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的无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马克思指出:“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我们也可以说:三峡人民正由于有了三峡地域这块得天独厚的宝地,才有了自己的生命,有了展开、丰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可能性,才有可能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表现自己的生命,从而获得生命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创造。我们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三峡是三峡人民不可缺少的确证自己生命历史的对象,是唤醒三峡人民为自己生存、繁衍、发展和审美享受所必需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换一个说法,三峡不仅是三峡人民的审美对象,也是三峡人民的物化对象和改造对象,是促使其展开三峡丰富深厚的自然美及其历史神韵的对象;没有三峡人民,三峡的山山水水不过是一种鲜为人知的纯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不会象现在这样鲜活起来,变成充满浪漫气息的历史文化河流。 严峻而壮丽的三峡自然环境,培育出三峡人民坚强而豪放的性格、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和审美倾向。高亢、雄浑、悠远、嘹亮的三峡船夫号子,洒脱、热情、奔放、酣畅的三峡民间歌谣,就是这种性格和审美倾向的艺术表现。正如金道行先生分析:“三峡民间歌谣却全是歌唱的,这里至今还盛行‘喊山歌’,即唱山歌。有的要用乐器伴奏,乐器多用‘响器’,叫‘打锣鼓’,如‘薅草锣鼓’、‘栽秧锣鼓’;乐器有时还用唢呐(长管唢呐又叫‘长号’),如有些小调、号子;有的则不用任何乐器伴奏,光用口‘喊’,你唱我接,‘南山唱了北山接’,特别是峡江号子,应和着桡板及拉纤的强节奏,发出惊天动地的高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