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90年7月由国家教委选派到我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工作,1994年底任满回国。在此期间有幸接触到不少美国高校教育界人士及广大留美学者,就高等学校的模式及经费来源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任满回国后,在学校听到不少热心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同仁,对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感慨,对办学条件亟待改善的呼声。对比之下,我深感美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一、美国高等教育的模式 美国各级政府历来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并形成了一套健全的教育体系。 1、允许公、私立学校并存,学校多,设施好。据美国教育部发布的报告表明,1992至1993学年度全美拥有大学3600余所。其中:公立大学约2000所,私立大学约1600所(全美人口2亿5千2百万,在校注册生1354万,我国近12亿人口,在校注册生仅376万)。 2、学校科系门类齐全,学制多样,可供情况不同的学生选择。有全日制,半日制;有两年制专科,四年制本科。大学普遍实行学分制,学生在二年制专科院校毕业,既可以由学校推荐到社会上求职,也可以将所修课程的学分转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只要学完所在学校规定的课程,拿到应修得的学分,即可毕业,国家承认其学历。 二、美国大学的经费来源 美国教育投入法制健全,资金筹集方式灵活。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十分重视教育经费的筹措。各校校长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高薪聘有一资深望高的财务副校长,全权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筹集,必要时校长也亲自过问和参与此项工作。 1、公立大学的经费来源 公立大学是由联邦和州政府兴建资助的院校,其经费来源:(1)政府拨款(州和联邦政府),约占总收入的55%。(2)高新产业及服务性收入,约占总收入的21%。即使公立大学也不完全依赖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资作后盾,而是千方百计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利用设备精良,知识层次高,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开发新产品,向社会转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科技、经济、文教等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有偿服务。(3)学费,约占学校总收入的16%。在美国,大学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全都依法实行收费制,即使公立大学也不实行免费,只是学费数额较低,在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已。不论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州与州之间不同类型的院校和科系收费标准都不尽相同,且每年随着物价的提高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据1992至1993学年度的统计,公立大学本科生,年均收费标准为5421美元。(4)其他来自于社会团体、校友、私人的捐赠,约占总收入的8%。 2、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 私立大学是由个人、宗教组织、私人团体兴建和资助的院校。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的经费来源渠道、资金筹措方法大致相同,只是所占比重不同而已。(1)学费收入,私立大学的学费收入在经费来源中占第一位。据1992至1993学年度的统计,私立大学生均交纳学费13240美元,高于公立大学的1.44倍。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斯坦福、耶鲁等名牌大学的收费标准还远远要高出13240美元的年均数。私立大学尽管学费高昂,但凭借其显赫的地位,拥有的大量高级专家、教授,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实验手段,学生毕业后谋职的容易程度,每年仍吸引着大批高质量的生源,保持着长年不败的纪录。(2)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直接以教育经费的形式对私立大学拨款的份额极小。私立大学主要是凭借自己的科研实力,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而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重视,在资金的配给上争取到较大的投入。(3)依靠自己雄厚的技术力量,人才优势,不断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转让科研成果。(4)公司及个人捐赠。美国的政策历来鼓励私人捐资办学,联邦和州政府的法律明文规定,捐资给院校的所有资金均免征各种税款。一些著名的私立大学,培养的学生遍布全美各州,活跃在政界和工商界的名人较多,学校一般都和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学生毕业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后,都乐意为母校捐资办学。 从美国大学经费来源的构成看,无论公、私立大学都具有资金筹集方式灵活多样,各有侧重的特点,目的是保证学校能筹措到充足的资金,保持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吸引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自求平衡,自求发展。 三、借鉴与思考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经济、科技、军事超级大国,它之所以能获得今天这样的特殊地位,与美国人民和各级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密切相关。是教育为美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使美国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大多数领域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在下世纪中叶,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从根本上说,同样将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发展状况。特别是高等教育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未来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负有战略重任,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重大使命。但高等教育的现状是经费紧缺。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差,严重困扰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依笔者拙见,出路是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走出校门,面向社会,广开门路,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办学的活力和实力;大胆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抓住一头放开一片,打破政府独家包揽办学的格局,在以国家投资政府办学为主的同时,鼓励社会捐资办学,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