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师教育为民族教育之“母机”。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办好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为民族教育提供合格的师资力量。其中,课程建设是民族高师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民族高师教育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特征、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民族高师课程的文化制约性。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民族高师课程建设的关系,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族教育人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近十年来,随着民族师范院校、民族高师培训中心在各地的建立,民族高师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课程建设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民族高师普通化现象严重,课程的民族特色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实施成效,不利于民族教育人才的培养和民族教育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高师课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我们必须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文化与课程的相互关系 所谓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①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物质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民族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构成该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而课程则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集中反映。因此,民族文化与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关系。 民族文化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对课程的制约影响和课程对民族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 1.民族文化对课程的影响和制约 民族文化对课程目标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统,有适应本地区、本族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决定着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不同和人才培养规格、课程目标的差异。例如,同是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它们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大体相同,但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而在教育的培养规格上亦有所差异,“美国的教育是在努力培养‘民主社会’中确能适应生活需要的理想公民;西方各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学,大体上较富有阶级性,英国着重涵濡文化、陶融品性及形成心能之训练,以养成绅士风范。法国注意普通教养及理智训练,其目的在造就才能出众的英隽。西德之中学教育则以培养德意志文化及为国为民、服务国家之精神为原则。日本之中学教育,战前是基于‘皇国之道’,培养忠君爱国之中坚分子,战后则以人格之完成为目标,造就和平国家及社会之主力;故须养成爱护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重视劳动与责任,充满自主精神及身心健康之中等国民”。②由此可见文化对于学校教育培养规格的影响。这些不同的培养规格均在课程目标中得到进一步的详尽表述和具体体现,从而反映了民族文化对课程目标的制约性。 民族文化对课程的影响尤为明显地表现在课程内容上。因为,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和载体,离开了人类积累和创造的文化财富,课程就成了空洞无物的东西。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天文、美术、音乐等学校的基本知识、技能、观念,都是世界各民族有史以来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遗产。其中,在课程门类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比例分配上,文化传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知识观、教育观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例如,中国古代汉文化“礼”重于“法”,“礼”成为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武器,由此决定了课程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礼”为核心内容,并演化出《三字经》、《女儿经》、《四书》、《五经》等教材,“明人伦”的道德教育成为课程内容的主导思想。而中国藏文化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成果大都沉淀在宗教典籍里,《大藏经》的学习长期以来成为藏族人民获得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 民族文化对课程学习方式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文化陶冶出不同文化地区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些文化善于形象思维,另一些文化长于抽象思维;一些文化侧重于聚合思维,而另一些文化侧重于辐散思维,这些差异既制约着课程内容的编定,又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方法。如,渊源于古代希腊的西方文化崇尚理性分析和科学追求,在思维方式上重视逻辑思辨、精确论证,历来重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中世纪除外)。而东方文化比较直观、重整体把握和个人感悟、重视人伦关系,主张天人合一。因而,古代东方课程内容以道德教育为主,课程类型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食而不化。而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长于形象思维,所以少数民族儿童大多数对音乐、美术表现浓厚的兴趣,成绩优秀,而对数理学科兴趣不足,成绩不佳。 2.课程对民族文化的作用 民族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同时,课程对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体现为课程的文化传递、整合、更新等多种功能。 第一,课程具有文化传递和保存的作用。 随着文字的出现、学校教育的产生,制度化教育日趋完善,改变了原始的口耳传授、行动体验、师傅带徒弟的文化传承方式,文化传承的内容、方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程编制日益完备和科学化,新生一代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掌握,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财富,从一个脆弱无知的“自然人”变成一个能摄取、鉴赏、创造文化的“文化人”。如此,民族文化才得以保存、积累、发展,人类社会才不断地向前推演。因此,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课程具有文化传递与保存的重要功能。例如,我国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观点纷呈、争相辉映,各家各派均通过各种手段宣传自己的主张。其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影响最大,他周游列国、编《春秋》,修《诗》、《书》,实行“有教无类”,广招门徒,弟子达三千多人。经过孟子、荀子的发展,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唐代孔颖达著撰《五经正义》,儒学“五经”遂成为历代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宋代朱熹集理学之大成,致使儒家文化成为汉文化的主流,延绵千年。这与课程的编订和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