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建站10年来,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努力办出自身的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4个流动站相继接纳博士后近百人,已出站的52人全部晋升为高级技术职务,成了所在学科的技术骨干;其中,有12人晋升正高职,2人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据对随机抽查的27名博士后自1989年至1994年5年间研究工作统计,该校博士后以课题负责人,或以主要参加者身份参加的科研项目中,国家任务48项,省部级任务74项;发表论文147篇,其中,国外刊物发表67篇,国内刊物发表178篇;出版专著6部;有9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37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8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并获得了9项专利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我国第一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在办学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该校想方设法妥善地解决了博士后的住房、配偶的工作、子女的入托和上学等问题,解除了博士后人员的后顾之忧。为了解决申请进站人数多,而国家名额有限的矛盾,北航增列了自筹资金博士后名额,尽可能多地接纳优秀人才进站工作;规定进站工作时间满一年者,可以申请参加高级技术职务评定,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每年慕名提出到北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人员都有增加,去年高达300余人。 该校将博士后的研究课题纳入学科的科研计划,提供研究条件,配备研究生做助手,指定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授、副教授协助工作。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北航博士后流动站造就了一批拔尖的优秀人才,现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供职的苏义脑1988年进站工作,7年间,他相继承担了“七五”、“八五”国家重点攻关任务,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其中,“七五”攻关项目“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研究”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将工程控制论与钻井工程相结合,提出并创立了新学科——井下控制工程学。现在他已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被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王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