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调查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正确进行学习指导和学习理论研究的依据。过去,人们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调查大学生的情况较多,而从大学学习学的角度全面调查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则较少。这种状况应该加以改进。思想政治状况固然是大学生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能反映大学生的整个情况,甚至于有可能把学生复杂的学习心理问题简单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更直接地、较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情况和主要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按照“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课题的要求,我们于1994年11月至1995年3月,对湖北21所高校(其中中央部委院校14所,地方院校7所)的5641名大学生,包括文、理、工、农、医、师范、财经、艺术、体育、政法等专业一、二、三、四年级在校生进行了学情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共55项。调查采用问卷法,经过计算机汇总统计,所得结果很实在,可信度高。现将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 一、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 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哪些动机是主要的,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有何特点,见表1)。 表1
如表所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1.在大学生中,正确的学习动机还是占主导地位 我们从答卷反映出来的各种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中选择了5种比较正确的答案,约占总数的64%,这些学习动机大都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是健康的,属于远景性动机。在大学生中,近景性的动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为5%,不甘落人后的为7%,学习和就业的为13%,希望取得好成绩的为1%。当然,这次调查只能反映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情况。 学习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不稳定性,往往在一个学生身上也会有几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存在,而究竟哪一种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又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就大学生来说,近景性的学习动机与远景性的学习动机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我们还发现,当一个远大的学习目标尚未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时,不管这个目标是如何远大,也不能推动学生的学习。而只有当这个远大的目标变成学生的需要和生活信念时,才能构成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当一个学生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满足时,这时近景性学习动机就可能升华为远景性学习动机,这叫动机的升华。例如许多大学生在入学时的主要动机是解决就业问题,而入学之后,当这个问题已经获得某种意义上的解决时,对专业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为专业贡献自己的才华就可能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原来为就业而学习的动机被在专业上取得成就的学习动机所代替。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大学生,把近景性学习动机与远景性学习动机结合起来,并逐步提高学习动机的层次。 2.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年龄特征 由于我们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许多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次调查中,学生最关心的是毕业就业问题,比例高达41%;在影响你对专业的看法这一项中,专业发展前途的比例也占33%,从事本专业者的经济收入占16%;而对社会腐败现象和分配不公不满的比例则高达41%。从学生对改革的态度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感到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增加了压力,认为没有真本事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竞争的有2433人,占43%,认为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给自己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遇的有1786人,占32%,要求学校实行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的学生有1898人,占34%。 由于大学生已处于青年中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成熟的过程中,他们有许多想法和活动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比如高考填报志愿听父母意见的有918人,占16%;凭高考成绩的有1238人,占22%;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有1990人,占35%,反映了青年人的个性,强调兴趣。 在课余时间看小说、电影、电视、杂志报刊的有1129人,占20%;参加文体活动的有932人,占17%;休息和聊天的占12%;而要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有2327人,高达41%。 以上调查从某些侧面反映了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有朝气、积极进取,也有些问题,要求加强教育与引导。 3.当前大学生的突出问题 从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如在一项“你认为学生中最突出最关心的问题”调查中,要求入党的人仅为200人,只占4%;关心国家改革的有352人,只占6%;学习动力不足有2181人,占39%;对政治淡漠、思想空虚的有793人,占14%;以个人为中心,不关心集体的有736人,占13%;愿意探索尖端科学技术、填补我国科学技术空白的95人,仅占2%;而关心自己学习成绩的有1578人,占28%;关心毕业就业的有2317人,占41%。后两项之和高达69%,实际上关心个人占了第一位。这些调查说明,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学习目标和理想,为“中华崛起”而勤奋学习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 所谓学习动力就是指推动大学生(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不断强化和发展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强与弱、持久与否,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成才。 在调查“影响学习动力因素”一栏中,社会腐败现象占23%;学校教学内容枯燥、陈旧占21%;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水平不高占13%;知识贬值、社会分配不公占18%。这些都是外部因素的影响,社会大环境占41%,学校小环境占34%,共75%,这一信号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优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关系重大,希望党和政府加强改革力度,加大反腐败力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