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吉林省跨世纪重点人才工程规划》和《吉林省培养选拔跨世纪高级专家规划》的要求,我们对驻吉林省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家的现状、需求预测及培养后备人才对策进行了调查。 一、“高级专家”的界定 作为本次调查对象的高级专家范围包括中直及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三方面人员:①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②博士生导师;③教授、研究员级专业技术人员。 二、现状及分析 (一)人才数量 吉林省现有两院院士16人;博士生导师200人(不包括两院院士);中直及省属企、事业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专业技术人员3429人。 (二)年龄结构 调查对象中三类人员情况分别列表如下: 吉林省两院院士年龄结构分布情况是: (单位:人) 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 总计 院士 8 5 316 %) 50 31 19 100 吉林省博士生导师(不包括两院院士)的年龄结构情况是:(单位:人) 30岁以下 40-49 50-59 60-69 70-79 80岁以上 总计 博士生导师 1 5 39 112 35 8 200 (%)0.52.5 19.556 17.5 4 100 中直及省属单位教授级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情况是: (单位:人)
(三)专业结构: 吉林省两院院士队伍专业结构列表如下: (单位:人) 社会科学工科 农科医科自然科学总计 两院院士1 15 16 (%) 6.2593.75 100 吉林省博士生导师队伍专业结构情况列表如下: (单位:人) 社会科学工科农科医科自然科学总计 博士生导师 2224 2 41 111 200 (%) 1112 1 20.5 55.5 100 中直及省属单位教授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专业结构情况列表如下:(单位:人)
(四)存在的问题 1.高级专家队伍数量不足,三类人员总数仅3645人,难以满足我省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需要。目前我省三类人员的比例是1:12.5:214,两院院士和博士生导师所占的比例偏低。 2.年龄偏高问题严重。院士的平均年龄高达70.9岁,最高年龄90岁,最低年龄60岁;博士生导师的平均年龄是68.6岁,最高年龄94岁,最低年龄39岁(仅1名);教授、研究员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是55.3岁,50岁以下人员仅占15.96%。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到2000年时,高级人才队伍势必出现“断层”现象,难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 3.专业覆盖面窄。高级专家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其他的许多学科缺少学科带头人。例如:社会科学的院士为0;社会科学的博士生导师只占11%;农业科学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农科院士为0,农科的博士生导师仅占1%,这与吉林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4.尖端人才匮乏,尤其是在高新科技领域缺少国际上知名度高、举足轻重的学术权威。 5.行业分布失衡。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和有突出贡献的高级专家,较多地集中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在一些急需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领域里,高级专家的比例过小。 (三)、培养目标及预测依据 (一)高级专家培养目标 第一阶段,到2000年,吉林省两院院士将达到20名左右,博士生导师将达到300名左右,教授、研究员级专业技术人员将达到4800名左右。 第二阶段,到2010年,吉林省两院院士将达到35名左右,博士生导师将达到500名左右,教授、研究员级专业技术人员将达到8000名左右。 (二)预测依据 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0%,专业技术人员增长速度为6%,专业技术人员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低3-4个百分点。根据吉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发达边疆近海省的战略目标,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到1100亿元,平均递增10.9%,2010年达到3000亿元,年均递增10.6%。这同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基本相同。目前我省有82万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接近6%,这同国家专业技术人员增长的速度也基本一致。为了实现建设发达边疆近海省的战略目标,今后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应保持在6%左右。 按专业技术人员年均增长速度为6%计算,到2000年我省专业技术人员应达116万人,到2010年应达208万人。目前我省有教授、研究员级专业技术人员3429人,根据1994年这部分专家同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的比例关系,到2000年,我省教授、研究员级专业人员应达4860人,到2010年应达8710人。1994年我省博士生导师人数与教授、研究员级以上职称人员的人数百分比为6.4%,按这个比例计算,到2000年,博士生导师将达307人,到2010年将达557人。1994年两院院士与博士生导师人数的比例为7.27%,按这个比例计算,到2000年,我省两院院士应达21名,到2010年应达3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