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德国的大学曾经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大学革命。提出大学不仅是传输已知知识的场所,而且也是创造知识、发展科学文化的殿堂。这一观念确立了科学研究活动在大学的重要地位,揭示了大学的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职能,也引发了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使德国大学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被誉为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以后的一个世纪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笃圣地,从而迎来了德国大学在这一个世纪中的辉煌。其学术模式作为一种样板为当时许多国家所效仿。 一、德国学徒式研究生教育之产生 1806年德意志最大的普鲁士邦几乎不堪一击地败给法国,于1807年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蒂尔斯特和约。战争的失败唤起了德国人的爱国思想,振兴德意志民族,建立统一的德国成为当时德意志人民的普遍而强烈的要求。德国优秀的儿女都投入到这一伟大运动中,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施坦因、夏恩霍斯特洪堡、康德、费希特。在这场伟大的民族复兴运动中,德意志有识之士认为,只依靠军队和制度的建设与改革,还不足以复兴伟大的德意志民族。他们强调指出,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塑造德意志民族精神,统一德意志民族的意志,要象古希腊人那样把国家的建设建立在哲学、科学、文化和艺术等思想因素之上。一句话,就是要依靠德意志民族的创造性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培育则有赖于一个崭新的教育制度,因此,教育的改革包括大学教育的改革在这场伟大的民族复兴运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808年,著名的新人文主义者、历史学家和教育家洪堡出任教育部长,勇敢地担当了这场教育运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在他任职的18个月期间,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彻底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方面。在对古典文科中学的改革上,削减了古典学科内容,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如,把古典语法课改成以古典文学名著阅读为主要内容,把语文、数学作为基础课程,还增加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等科目,使文科中学承担了原来文学院的普通教养、教育任务,为哲学院地位的提高打下了基础,也使德国形成了上下连贯的统一学制。 在高等教育方面,他在费希特和施赖尔马赫的协助下,创立了柏林大学(1809年)。柏林大学的创立是振兴德意志民族精神的主要措施,从一开始,国家就准备把它发展成为德国的科学与学术中心,成为从废墟上重建国家的力量和信心的不朽纪念碑。普鲁士国王希望它能用脑力来弥补在物质方面所遭受的损失。 柏林大学是一所划时代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它第一次把致力于专门的科学研究作为主要的要求,而把教学放在大学工作的次要的要求。在柏林大学,教授不是教学与考试的国家官员,而是独立的学者。大学教师首先应是一个研究者,新大学采取的一个重要决定就是把对科研作出贡献作为一个大学教师的主要资格条件。大学则是一种自由地追求真理的机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真正的科学修养,成为高水平的研究者。此外,柏林大学还做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开创性工作,即设立哲学博士学位,从学术水平标准上提高和肯定了哲学院的地位,推动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开创了现代学位制度的先河。也形成了19世纪初德国大学教育的单一学位即博士学位水准的教育形式。 在洪堡自由研究思想的影响下,一大批杰出的自然科学家执教于德国的大学。数学家高斯和物理学家韦伯执教于哥廷根大学,利比希执教于吉森大学,他所创立的简朴的化学实验室成为德国所有大实验室的母实验室。创立物理学新学派的缪勒则执教鞭于柏林大学。通过这些科学家的努力,推动了德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繁荣。到30年代,哲学兴趣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崛起所压倒,医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所、诊所和实验室发展迅速。利比希等的实证科学以及应用科学的出现才真正使得德国的大学成为世界学术中心,吸引了各国的研究者。 二、德国学徒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分析 德国研究生教育并非行政命令的产物,也非19世纪初新大学革命中一夜之间产生的,而是在新大学教育思想影响下,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所的出现以及对专业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学人员的不断需求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中世纪行会艺徒教育中师傅带徒弟的做法,形成了独特的学徒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德国研究生教育只有一级即博士生教育模式。 德国博士生教育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为其他国家所称道的独特的培养优秀高级科研人才的方法、制度与特点。我们不可能对之详细论述,仅就研究生教育的以下三个指标来剖析德国学徒式博士生教育模式。 (一)德国博士生教育的目标 德国把博士生教育视为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阶段,其目标在于培养能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工作者。19世纪中叶和下半叶,德国博士生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纯理论研究者。这一教育目标反映了19世纪初新大学运动以来的大学理想和当时科学发展的要求。 洪堡首先提出了新大学的理想。他认为大学是客观科学与主观教育的结合体,一方面是学术研究,另一方面是人格教育。大学既是促进学生和谐、自由发展的地方,也是师生共同追求和探索真理的最佳场所,因此,当时的大学被认为既是研究院,也是高等教育机构,这样,大学就担负起扩大科学知识,培养高级研究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双重任务。洪堡还提出,大学教师首先应是一个研究者,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基础,因此,大学教师也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他是学者或科学研究者,另一方面他是传授知识的教师。19世纪以来,随着德国大学哲学院地位的提高,哲学院成了一个纯科学的苗圃,而学者荟萃的柏林研究院成了哲学院的附庸。这也说明了德国大学教师是当时主要的有成就的科学研究者。然而,大学是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以执教为职业的大学教师和校外研究院的研究者是需要且又可以培养出来的,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高层次教育的博士生教育就是适应这方面人才的培养需要应运而生的,其教育目标为培养研究者或教师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