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学术界有关“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讨论中,“高等教育市场”观点的提出,是有一定现实背景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向纵深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市场的观念和方法越来越成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的视角和思路;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迎接挑战,摆脱困境是所有关心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人士的共同心声。于是,人们试图从市场发展的经验中寻求高等教育的出路,也不乏成功之举。的确,随着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的建立和完善,高校的科技潜力得以更充分的发挥;高校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各行业和区域发展中突现其良好的服务功能;高校人才通过市场的合理配置,得以恰当的定位。 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是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而高等教育在面向市场的进程中也暴露出新的问题,甚至无序状态,部分原因在于某些观念的模糊。因此,从理论上对包括“高等教育市场”在内的种种提法进行审视,以取得对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模式的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 “高等教育市场”观,概括起来有这样一些论点: 论点一:高等教育市场是社会全面市场化所致,也是使高等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史表明,完善的市场经济不等于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必须实行市场化。任何将市场泛化的做法都会导致社会的畸型发展。市场并非是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相反,它完全有可能成为罪恶和社会动荡的温床,钱权交易、人情淡薄、公共事务无人问津现象由此滋生、蔓延。这些决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高教历史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发展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即育人和传播知识的规律,不断探求真理的规律等等;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与社会密切相联系,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培养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会被不断变幻的社会“同化”。在阶级斗争年代,高校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成为改革的桎梏。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并不指高等教育要按经济规律运行,以市场方式为主来配置教育资源,否则,很难说教育质量严重滑坡的历史教训不会重演。 无论从高教自身的“内在逻辑”一面,还是它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都无法演绎出“高等教育市场”的概念。对市场经济价值的认识是一大进步,但决不是社会进步的全部涵义。社会发展应该是个以人类的物质到精神世界的和谐共进。高等教育曾经、而且将继续扮演时代先锋的角色。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如何走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困境。“高等教育市场”观坚持:市场是出路。我们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弄清究竟面临什么困境,然后才可能对针下药。教育投入、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管理制度等诸多问题,相互牵制,很难说谁是因谁是果。高教目前患的是“综合症”。那些率先与市场“接轨”的学校,有的的确在经济上得到了暂时的缓解,但就整体而言,让以追求、传播真理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去感悟、掌握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显然强差人意。走入市场后的情形也没有像教育市场的设计者想象的那样完满,教师为生计而穷于奔波,急需指点迷津的学子都被抛在一边;教学改革在学校决策者的议事日程中并不占主要位置。旧的问题还未真正解决,市场的副作用倒是接踵而至。大批“公司”今天挂牌,明日却又人去楼空。如此折腾,学校秩序怎能不受冲击。 试图从别的社会领域引伸出“高等教育市场”也是徒劳的。农村的联产承包制,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初都不乏成效。但工农业生产不同于高等教育。试想:谁能承包那么多层次不一的学生成才?谁又能对具有滞后性和综合性的教育质量进行定额定量?更何况,农村、城市的改革如今也都进入深入发展的“高原期”。至于那些虽有其名,却无规范的所谓“市场”,其合法性就值得怀疑,更不必说借鉴了。由这些“市场”的出现来预料“高教市场”的必然性缺乏根据。 西方学者业已指出,即便是最有效的市场体制,仍存在所谓的“市场不经济”现象。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所生产的物品都具有“私人物品”性质,是一些排他性的和竞争性的产品。与之相对应的“公共物品”,则是市场主体不愿生产或根本无法生产的,而必须由政府出面组织“生产”的产品或劳务,国防是一例,教育又是一例。至于市场经济的效率价值高于伦理价值的追求则加大了社会平等、公平伦理制度建立的成本。如果我们确实需要建立“高等教育市场”的话,那么又如何降低这种成本? 所以,不按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特点,照搬经济运行方式管理学校,势必给正常教育秩序带来混乱。 论点二:承认高等教育是个大市场,但否认高等教育商品化。 按照《大百科全书·经济类》的解释:市场是商品流通的领域;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动的总和。不难看出,市场与商品紧密相关。高等教育没有商品化,高等教育市场便如同虚设。要肯定市场,就只能肯定商品化。 “高等教育市场”观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实际上是个大的教育市场,并通过这一市场与社会、与市场经济接轨。高等教育市场包括:知识市场、科技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